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支連隊寧願凍死在陣地上,也絕不後撤!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支連隊寧願凍死在陣地上,也絕不後撤!

文|陽陽曆史說

如果可以小編希望各位讀者,可以記住以下三支部隊的番號:中國人民志願軍20軍59師177團6連、60師180團2連、27軍80師242團5連,除了一名通訊員以及一名掉隊戰士外,這三支連隊成建制的凍死在陣地上。從此,這三支“冰雕連”就成為了一座豐碑、一種文化符號,這三支部隊也被載入我軍軍史。那麼是什麼讓他們如此頑強呢?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支連隊寧願凍死在陣地上,也絕不後撤!

長津湖戰役一場載入世界戰史的著名戰役,長津湖地區是朝鮮北部最為苦寒的區域,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間,林木茂密、道路狹小,夜間最低氣溫接近攝氏零下40度,此戰恰逢當地50年不遇的嚴冬。

在這場戰役中,對與咱們的志願軍來說,最可怕的不是美軍的飛機和坦克,也不是敵人的自動化武器,而是氣候的寒冷。當年的氣候對我志願軍造成了極大的非戰鬥減員,空口無憑咱用數據說話。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支連隊寧願凍死在陣地上,也絕不後撤!

根據《第一次較量:抗美援朝的歷史回顧與反思》一書,書中提到九兵團凍傷30000多人,凍死4000多人。我黨的黨史出版社出版的《開國第一戰》中披露的數字是,“凍傷減員28954人,凍死1000人,凍傷嚴重而不治3000人。凍傷減員達兵團總數的32.1%,嚴重凍傷達22%。”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凍傷減員是指凍傷到徹底喪失戰鬥力。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支連隊寧願凍死在陣地上,也絕不後撤!

因為是埋伏作戰不能生火,因此整個九兵團從上到下都不同程度的凍傷。而九兵團是美軍最精銳的海軍陸戰隊第1師,他們有飛機和坦克的支援,吃的是熱騰騰的食物,睡的是鴨絨的睡袋。雖然我志願軍付出了大量的犧牲,但是長津湖之戰對於整個朝鮮戰爭來說,卻有著深遠的影響。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支連隊寧願凍死在陣地上,也絕不後撤!

志願軍九兵團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將聯合國軍徹底趕出了朝鮮東部元山平原地區。1950年美國《時代週刊》評價此戰是“美國從未有過的最大的敗北”,《新聞週刊》則把此戰與珍珠港事件進行了對比,並發表以下評論:“也許這是美國曆史上,自珍珠港事件以來,在軍事上遭受的最慘痛的失敗。”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支連隊寧願凍死在陣地上,也絕不後撤!

當戰鬥信號打響後,沒有出現激昂的衝鋒號,也沒有人站起來衝鋒,三個連成建制的凍死在露天掩體裡。美國人無法理解,這些中國軍人為什麼要這麼做!或許小編髮現了答案,下面的從177團6連戰士宋阿毛身上,搜出來的絕筆詩: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支連隊寧願凍死在陣地上,也絕不後撤!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

我絕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

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