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并不是一个紧密团体,成立的程序也不民主,带不来革命转机

孙中山闹革命,一开始看不上学生,他认为学生爱说空话大话,经不起磨难,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学生们也没有经济来源,不是筹款和发展会员的理想对象。但是,惠州起义后,革命进入低谷,他在美国、欧洲苦苦寻觅革命良策时,却发现了学生大军。

同盟会并不是一个紧密团体,成立的程序也不民主,带不来革命转机

日本与俄国争夺中国东北。俄国提出了独占满洲的要求,日本媒体大肆报道,煽风点火,宣扬日本要“抗俄援清”,留日学生悲愤交加,瞬间点燃了“爱国”热情!1903年留日学生黄兴就成立了“拒俄义勇队”,要以任何形式上阵杀敌,哪知道被清朝政府通知日本政府取缔了。学生们再次愤怒,清廷防范学生甚至超过俄国!学生们已经看过了外面的世界,明白大清落后在于体制,对外处处挨打,对内压制百姓,既然对朝廷绝望了,干脆反了!

同盟会并不是一个紧密团体,成立的程序也不民主,带不来革命转机

在这个背景下,留日学生成立军国民教育会,工作内容分为鼓吹、暗杀、起义三部分,黄兴是暗杀团成员;各省留日学生纷纷成立自己的革命团体,浙江叫光复会,湖北叫科学补习所。当时孙中山的兴中会已经名存实亡,他在这个背景下回到日本。宫崎寅藏极力向黄兴、宋教仁介绍孙中山,称他是罕见的伟人。黄兴明白,他们要成立联盟,必须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地位,否则会失去日本人的支持。

同盟会并不是一个紧密团体,成立的程序也不民主,带不来革命转机

为了发展革命成员,扩大孙中山的影响,黄兴、宋教仁组织了一个“留日学生欢迎孙文大会”,他们创办的刊物本来读者就很多,这次大会,来了2000人!孙中山穿一身白西装,发表了两个小时的革命演讲,学生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会后,在犬养毅的同乡家里,同盟会成立了!

同盟会是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织的联盟,在同盟会的旗帜下,这些组织还各自行动,各有各的筹款渠道,各有各的工作部署。但是在这些“山头”之上,需要一个号召人,作为精神领袖。同盟会分为执行部、议事部和司法部三个部门,分别对应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内阁)、立法部门(议会)和司法部门,参照了:三权分立原则。

同盟会并不是一个紧密团体,成立的程序也不民主,带不来革命转机

执行部的总理,就是西方国家的“内阁总理”,由全员选举产生,四年一届,总理只能向议事部提议案,获得批准之后再去执行;反过来,议事部也可以弹劾总理。司法部也是独立的。

孙中山成立执行部总理,并不是选出来的,当时黄兴认为,凭着他和华兴会的影响力,一旦进入选举程序,孙中山可能选不上,但日本人支持孙中山,同盟会可能无法成立。所以黄兴主动说,不必选举,直接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被选为执行部庶务,接受孙中山直接领导。宋教仁被选为司法部的检事(检察长),与孙中山是制衡关系。

同盟会并不是一个紧密团体,成立的程序也不民主,带不来革命转机

同盟会

同盟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松散团体。比较关键的是,孙中山以违反同盟会章程的方式成为总理,为日后的内部冲突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