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受項羽待見,劉邦卻視如寶貝,助後者打下江山,結局很慘

秦末,農民戰爭紛起,當時有一謀略之人,先歸附項羽,後投奔劉邦,助劉邦打下江山,官至楚王,可此人功成名就後居功自傲,最終被劉邦借謀反之名誅殺。

此人對於大家都很熟悉,名曰:韓信!那時,社會正處於改朝換代之際,韓信看透社會的黑暗,開始專心學習兵法,演習武藝,希望有照之日能出人頭地。這樣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為了自己的夢想仗劍從軍,投奔了當時的項梁軍,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韓信這樣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在軍中沒有什麼人脈、關係,只能靠自己去拼搏,去爭取機會。最終,韓信在項羽賬下做了郎中一職。

此人不受項羽待見,劉邦卻視如寶貝,助後者打下江山,結局很慘

韓信

郎中是什麼官職呢?史料記載,此官職這始於戰國,秦漢沿置,掌管門戶、車騎等事;內充侍衛,外從作戰。其職位僅次於尚書、侍郎、丞相的高級官員。韓信擔任郎中時,屢屢向項羽獻計,可是對於當時的心高氣盛地項羽來說,一切建議都是浮雲,建議一直沒有被採納。

這樣的生活,對於一個滿心抱負地韓信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煎熬,可謂“英雄無用物之地”!無奈之下,韓信只能另選良木而棲,公元前209年遂投於劉邦賬下。

可是命運並沒有因之而改變,韓信投奔劉邦後只做了一個管押運糧草的小官,過去還能有出謀劃策地機會,現在連這個機會也沒有。韓信鬱郁不得志,只能等待時機。有才之人,終究不會被淹沒,蕭何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一生。韓信與蕭何相識後,蕭何把韓信極力推薦給劉邦。

此人不受項羽待見,劉邦卻視如寶貝,助後者打下江山,結局很慘

電視劇中韓信

韓信沒有辜負重託,先是抵禦楚軍進攻,改變戰局;又率軍打敗魏國軍隊,活捉魏豹,緊接著拿下趙國、齊國,並在垓下消滅楚軍,逼得項羽烏江邊上自刎

韓信為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這點為世人所共睹,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他功成名就之時,他並沒有選擇功成身退,反而居功自傲。後被劉邦疑懼,先收兵權,後貶為淮陰侯,最終被冠上謀反之名,被誅殺。

此人不受項羽待見,劉邦卻視如寶貝,助後者打下江山,結局很慘

對於韓信之死,有人說劉邦不盡人意,“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有人說韓信功高蓋主,不懂得收斂,才招來橫禍……歷史褒貶不一,當時的人與事,孰是孰非,恐怕只有當事之人才能知曉,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漢朝的建立,就像後人所說的:文依蕭何,武靠韓信,舉兵東向,爭奪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