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進入扭曲的醫療業有多難

當互聯網殺入傳統行業的領地時,業務邏輯其實並不複雜,大部分時候是相同質量比價格,或相同價格比質量。在互聯網低邊際成本的技術優勢下,這樣的戰術非常有效。例如,電商和線下商場比,很容易就做到了相同質量價格更低;叫車和專車的APP和招手即停的出租車相比,也很容易做到了相同價格質量更優。

那麼問題來了,當互聯網試圖進入醫療行業的時候,眼望著患者和醫生都怨聲載道的龐大市場,相同的業務邏輯還能不能發揮作用呢?作為現在的醫生家屬,以及曾在宿遷醫改時期對衛生經濟學下過些功夫的小碩,認為這樣原本很正常的市場化思路在極度扭曲的醫療體系中完全行不通,只能硬啃難題最核心的硬骨頭。

當前醫療市場最大的扭曲行為,是本應成為醫療體系金字塔尖的公立三甲醫院們,成了不管大病小病都可以直接蜂擁而入的基礎醫療提供者。

如果我們把醫療這個產品分為價格、服務和水平三個維度,就可以發現三甲醫院的高水平醫療服務,被人為扭曲為低價格、差服務。很難說清究竟低價格和差服務究竟誰是因誰是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按照當前中國三甲醫院的醫護人員工作強度,不可能提供患者心目中那種既費時間又費錢的優質服務。

近十多年來,很難讓患者、醫生和政府滿意的醫療體系改革也證明了這一點。假設我們認為三甲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價格高服務差,那麼民營醫院本該可以實現相同價格下更好的服務,或相同服務下更好的價格,可惜扭曲的體系創造出了更為扭曲的結果,醫患矛盾比十年前顯著惡化。

莆田系醫院提供了與三甲醫院價格相仿的醫療服務,但整體醫療水平非常低,不僅差到高水平的醫生不願意和莆田系沾上關係,連莆田系老闆也不希望自己的醫院被貼上莆田系的標籤,很多員工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為莆田系醫院工作。

私立醫院能夠吸引高水平的醫生加盟,提供與三甲醫院相仿的高水平醫療,但是和睦家等醫院的價格遠遠超出三甲醫院,價格不太貴的深圳港大醫院則兩年就虧掉10億元。單個病人享受的醫護人員服務增多,自然感覺更舒心,但這樣的高成本不是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能夠承擔。

這就是高度管制下扭曲的醫療體系現狀。沒錯,是有數量眾多的病人哭喊著醫療費用太高,可惜在國家不增加投入補貼醫保的前提下,被搞成基礎服務提供者的三甲醫院的價格已經被扭曲壓低。低價格、差服務的結果可以看成一種國家強制福利。本該是整個醫療體系中承擔各種難題的金字塔尖,被強扭成了基礎醫療服務主力軍,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導致三家之外的基層醫院全面萎縮,還為試圖扭轉局面的新入行者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互聯網進入醫療行業能夠理順這樣的扭曲現狀嗎?從目前的互聯網醫療項目看,最終落地仍然集中在開診所上。從網上諮詢開始擁有龐大醫生和用戶群的春雨醫生,現在打算自己開診所了;長期以來為醫生服務並在醫療和生物行業耕耘的丁香園,也打算自己開診所了;除此之外還有佔據全國80%民營醫院的莆田系,以及大量等著進入醫療和養老市場的內資外資,目標同樣是開診所。

公立三甲醫院是當前整個醫療體系的核心所在。不去把三甲醫院的價格、功能和職責理順,無論是拉出高水平的醫生自由執業開診所,還是幫助現有公立醫院成為高科技的智慧雲醫院,都沒有辦法讓整個醫療體系增加供給,反而是更耗費人力的優質服務會減少總的醫療供給。在不打算對三甲醫院進行實質改革的前提下,指望互聯網等外部力量倒逼改革,恐怕只能在扭曲的醫療體系下創造出更為扭曲的結果。

醫療領域前途光明,這個市場大到讓無數互聯網企業和資本蜂擁而入。同時,這個領域又是如此讓人捉摸不定,影響力巨大的長期政策難以明確,已經掏出真金白銀的人也未必能看清未來的道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由計劃生育政策加持的老齡化浪潮,留給我們改造中國醫療體系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康寧1984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14071/1.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