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四种方式,培养孩子好习惯很轻松

在浩瀚如海的人类物质与精神财富中,孩子可学的很多.父母可教的也很多,那么在幼儿阶段,孩子学什么是最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父母教什么是最具有科学性和远见性的,这是身为父母要经常琢磨和思考的问题。

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不少父母也觉得疑惑,大人并没有专门教孩子,他的不良习惯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发现,孩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形成习惯,但是主要渠道有四个: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行为以无目的和无意识为主,因此“熏陶”和“感化”是他们形成行为方式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模仿”和“教育”。那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学会这四种方式,培养孩子好习惯很轻松

1.“熏陶”出来的习惯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未加刻意表现的行为习惯,尤其是职业习惯.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带回家中,而父母又是孩子心目中的崇拜对象,在朝夕相处的日子中,孩子耳闻目染父母说话办事的风格和肢体语言.也不知不觉地“复制”和“粘贴”了爸爸妈妈的行为习惯。正如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所说:“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拟之。” 丽莎的妈妈是做心理咨询工作的,她习惯了与人平等交流的方式,并能娴熟地驾驭自己的语言信息。使之既能被对方接受又让对方感觉受到尊重。但是她并没有像培训新学员一样,告诉丽莎应该怎样说话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丽莎却学会了,小小年纪就能特别委婉而又坚定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刚上幼儿园,老师还不太熟悉小朋友,常常把名字叫错。丽莎对老师说:“你叫错我的名字了,我很难受,因为喜欢我的人也喜欢我的名字。”

老师特别惊讶丽莎这么小,说话却这么“老道”,一般孩子会用指责的语气说:“老师叫错我的名字了,老师不喜欢我。”其实,丽莎完全是妈妈的“复制品”。因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规范是不直接向对方表达指责和命令。

避免用“你”式句型,即“你最好……”“你应该……”“你总是……”而用“我”式句型,即“我感觉……”通过对自己的感受承担责任来唤醒对方的意识,避免了对方的反感。例如,丽莎要是把玩具散落得到处都是,妈妈不会直接用“你”式句型指责丽莎:“你总是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快收拾好。”而是用“我”式句型说:“玩具很乱,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喜欢整洁。”时间长了,丽莎就知道妈妈是想让自己收拾玩具。丽莎表达自己意愿又不直接命令对方的说话习惯就是这样被妈妈熏陶出来的。

学会这四种方式,培养孩子好习惯很轻松

2.“感化”出来的习惯

在习惯形成的四个渠道中,“感化”与此含义不同,它是指父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形成某种习惯,而孩子是在无意识、无目的的状态中接受父母的教育,尤其是对于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发展还刚刚起步的幼儿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养成某种习惯的现象更多,父母也常常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例如:小孩子都愿意跟爸爸妈妈睡在一起,可是上幼儿园要自己睡午觉,那么在人园之前就得锻炼他能够独立睡觉。

可是家长的这个目的是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的,否则他肯定不配合。怎么办呢? 首先明确改变行为的起点:孩子与家长是睡在一间屋的两张床上还是一张床上。我们姑且把改变行为的起点定在一张床上。其次,安排行为改变的渐进程序。家长向孩子提出,只要爸爸或妈妈一个人陪他睡在他自己的房间里,不再睡在爸爸妈妈的房间。等孩子适应了,家长可以接着提出让他先在自己的床上睡觉,家长则在他的房间看书,等他睡着了,家长回自己的房间睡觉。这一步可能孩子不愿意配合,那么家长可以与他进一步谈判,孩子房间的门开着,孩子房间亮着夜间灯,一直到最后孩子能够适应关门关灯,安心自己睡。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整个过程中,家长的目的一直是很明确的,但是别让孩子洞察家长的“用心”,那么孩子的行为习惯渐渐就被家长“感化”而成了。

学会这四种方式,培养孩子好习惯很轻松

3.“模仿”出来的习惯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孩子模仿的结果,孩子既有可能模仿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可能模仿不适宜的行为习惯,所以,孩子模仿出来的习惯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周围人物的行为习惯。成人要特别留神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孩子面前展示正面行为,减少负面行为的影响。

凡凡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是一个比较乖巧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闯过祸,让爸爸妈妈比较放心.但是凡凡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他虽然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小毛病不断。这些小毛病都是凡凡爱模仿别人行为方式造成的。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这个客人说话有眨巴眼睛的习惯,凡凡一直看着客人说话,一副很好奇的样子,等客人走了,爸爸妈妈就发现他说话也使劲、故意地眨巴眼睛,批评教育他也不奏效,这样形成习惯多不好啊!爸爸妈妈下了很大功夫、花了一个月才矫正了孩子的这个毛病。

他们采用的办法是,跟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必须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说话,不许眨巴眼睛,否则就得重新说一遍;一个月虽然不长,但是在爸爸妈妈的焦急等待中却是那么漫长。后来还有一些小毛病都是发现了就赶紧矫正才没有形成不良习惯,例如模仿爷爷哈腰走路,模仿同伴吸嘴唇等等。

学会这四种方式,培养孩子好习惯很轻松

4.“教育”出来的习惯

孩子获得某种行为习惯的机会可谓无处不在.其中“教育”与其他三种方式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是有意识的.具有明显的指导与学习过程,孩子获得某种行为习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3岁以后的孩子通过教育形成的习惯越来越多。

老师为了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会吃饭,就设计了一张表格.哪个小朋友不让老师喂,就在他的衣服上粘一张贴画。一个多月过去了,彬彬看见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衣服上有漂亮的贴画,而自己没有,就委屈地哭了,妈妈

喂他也不吃.想自己吃又吃不好。于是妈妈问老师在幼儿园是怎么教小朋友自己吃饭的,老师教她一首儿歌:“小手像把枪,握住小勺把,右手拿小勺,左手扶小碗,米饭全吃掉。”妈妈就按这个方法一点一点地训练彬彬,彬彬一点一点地学习,一个星期就学会了独立吃饭,不再让父母喂了。

各位家长,这四种培养习惯的方式你学会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