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農民的翻身史 楊志發

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世界第八大奇蹟。每年去西安旅行的人計奇數,除了去一睹西安的古韻風采,更多的是感受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氣魄。

而說起秦始皇陵兵馬俑,我們不得不說當年的秦俑發現者,楊志發,一個打井的農民。

在當地有一句對聯,上聯是:翻身不忘共產黨,下聯是:致富還靠秦始皇,橫批:感謝老楊。

中國最牛農民的翻身史 楊志發​ 1974年的3月。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村,楊志發和幾個楊姓村民一道替生產隊打井灌溉農田,楊志發負責在井下挖土,其他人在井上提土。楊志發一钁頭挖下去,挖到了一個硬東西上。土塊落地,井壁露出一個黑東西,再挖,挖出了一個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井上幾個人看到運上來的一個殘俑頭,認為是不吉祥的預兆,認為楊志發挖出來了“地神”都撒腿溜了。


中國最牛農民的翻身史 楊志發

楊志發知道附近就是秦陵,這東西說不定就是和秦陵有關的文物。於是,他將俑頭和陶片裝了三輛架子車,和其他人一起拉著兵馬俑的身子、頭和瓦塊,來回走了三十里路,拉到縣裡,交給縣文化館。館長趙康民仔細看過之後,判斷是二千多年前的文物,喜不自勝,立即收下文物。他按一輛車十塊錢給了楊志發30塊錢的獎勵。七十年代,一個饅頭才五分錢,30元錢在對於當時任意一個農民而言,都是一筆鉅款。因為是替生產隊幹活,回村後,老實厚道的楊志發就把這筆“鉅款”上繳給生產隊長。生產隊長作出裁決。獎勵每位村民4個工分,當年該村每個工分值0.18元,楊志發得到了0.72元的獎勵。

此後,楊志發默默無聞地當農民,由於上面在發現兵馬俑後,當地農民被遷移,很多人遷怒於楊志發,老人壓力沉重。甚至走在路上也不被人待見,於是帶著一家人去深山生活。從此以後,楊志發和所有人失去了聯繫,直到1998年,楊志發的命運發生了逆轉。

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他首先在西安落腳,並參觀了兵馬俑,克林頓突然提出要見一見兵馬俑的發現人。陪同的中方官員,說發現人只是一個鄉下的老農,且是出於偶然,不值一見。然而克林頓卻堅持。美國總統的面子不能不給,陝西省政府派人火速把楊志發找去,找到楊老時,楊老已與世人隔絕多年。穿著衣衫襤褸,不宜與人交流。

給他穿上新衣服見克林頓,克林頓請他為自己簽名。楊志發不識字,只好在本子上給克林頓畫了3個小圓圈,令克林頓非常感慨。因為,倘若在美國,發現兵馬俑的楊志發將因此獲得巨大的財富,導遊甚至非常肯定地說,倘若在美國,兵馬俑將歸發現者楊志發所有。

中國最牛農民的翻身史 楊志發​ 克林頓回國後,又邀請楊志發去訪問。楊志發的命運自他發現兵馬俑的24年後,終於有了重大轉折:“上頭指示安排當地最有名的書法家教楊志發練了幾個月的書法,在兵馬俑博物館給人簽名;接著,楊志發被任命為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


中國最牛農民的翻身史 楊志發

如果不是克林頓,現世界八大奇蹟的發現人可能就此遺忘過著野人一樣的生活。

所以當他從農民變成今天的兵馬俑館長時,這也許是對他遺忘幾十年最好的報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