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今又重阳

说到重阳,人们都会想起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江西婺源:大妈五谷拼图案过重阳

在诗词里体会重阳节的意蕴时,我们也会忍不住想,要是穿越到古代,我们会怎么过这个节。

起源其实很“朴实”——数字很吉利,于是成了节。

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重阳节习俗漫画

重阳节是夏历九月九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的月、日都是九,故曰“重阳”。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已经萌芽,作为一种节日,在西汉已经产生了。《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云,在宫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糕),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两汉以后,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沿袭成俗,当时的人已经认为这些习俗能祛除邪气、灾厄。

西晋周处《风土记》载,茱萸到九月九日成熟了,味道特浓,色特别红,做茱萸囊插头,能避恶气御寒冷。该书还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祓除不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有“九月九日,可采菊华(花)”的记载。陶渊明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宋元之交济南人周密《乾淳岁时记》载,南宋虽然是偏安江左的小朝廷,过重阳时在庆瑞殿“分列万菊”,且点菊花灯。

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至于重阳节登高的名胜,则和项羽有关。楚汉战争时,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在城南南山检阅士兵操练兵马,故名项羽戏马台。《南齐书·礼志》载,东晋末年的大将宋公刘裕在彭城,九月九日“出项羽戏马台,至今丞相以为旧准。”由于项羽戏马台是刘裕重阳登高处,以后宰相都要在重阳到此登高。因而成为重阳登高、赋诗的名胜。

重阳节,不来赏菊怎么行?

圆明园金秋游(9.26—10.31)期间,各个品种的菊花竞相绽放,您可到位于涵秋馆展台的精品菊展来赏菊哦~

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今年涵秋馆精品菊展有独本菊、多头菊、悬崖菊、什锦菊,包含“八十诚”、“金背大红”、“古刹金刚”、“漾水流冰”、“晨光四射”等

70余个珍贵品种。本届菊展主要以各种艺菊造型、多样菊花品种、菊花小景为主要展示内容,以中式风格为主、总体设计与圆明园古典园林风貌相吻合,同时加入一些现代园林风格的展示元素。布展上力求精致和细腻,通过各种巧妙构思的菊花花坛、花境、花带等景观形式表现源远流长的菊花文化。


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重阳节,古人是怎么过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