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朴实蘊芳华——记后塘乡丹山村陈金花

后塘乡丹山村3组有一位朴实的农家女——陈金花,今年51岁,出生于后塘乡二塘村,丈夫叶传问,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成家,并生有一女。全家只有二亩田,四亩山,靠山林田地取得的收入微乎其微。陈金花上有90岁的公婆,娘家还有年过八旬的失明母亲。面对家庭特殊困难,陈金花夫妇不等不靠,自强自立,丈夫常年打工扩大经济来源,陈金花主持家务,耕田种地,养育儿女,而今四世同堂,合家欢乐。陈金花夫妇勤劳担当、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他一家被村委会评为“五好家庭”。

勤劳朴实蘊芳华——记后塘乡丹山村陈金花

平凡的生活有不平凡的历程。陈金花全家都是农民,生活主要来源于劳动所得,公爹叶世碧,年届九旬,近四年来患老年痴呆症,只知吃喝而没有思维识别能力,需要长期护理,且经常需要住院治疗,经济开销大。婆母宋爱华88岁了,虽然生活能够自理,还能照顾老伴,经济上却全部需要儿女们扶持。面对责任,陈金花夫妇从不把责任推向社会、推向政府部门,与贫困户比政府补贴,从不向政府部门诉苦。而是勇于担当,经济上全力满足公婆的生活所需,耕作之余,尽心照顾患上了老年痴呆的公爹。尽管公爹叶世碧四年来因老年痴呆失忆,但他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吃早点,下午四点钟就要吃晚饭,稍有不顺心就要骂人,遇到公爹的无端责骂,陈金花总是一笑了之,从无怨言。只要有空闲时间,陈金花总要协助年迈的婆婆照顾公爹,让公婆享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勤劳朴实蘊芳华——记后塘乡丹山村陈金花

虽然陈金花娘家就在离丹山村不远处的二唐村,家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但他们兄弟二人全部的经济收入来源于劳动所得,还要照顾年过八旬的失明母亲舒苏兰。陈金花的哥哥和弟弟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嫂子一人在家服侍母亲,而嫂子身体又不好,常常力不从心。做为出嫁了近30年的女儿,陈金花尽力抽出时间照看母亲,每逢集日,都要顺路到娘家为母亲洗涮,减轻嫂子的负担,为失明的母亲打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陈金花对母亲的孝敬,广受乡邻称赞,也让远在外地打工的哥哥和弟弟安下心来,专心挣钱养家。

在村中,陈金花乐于助人,村中父老只要能帮上忙的事,陈金花都会尽力而为。因为丈夫和儿子常年在外,村中的红、白喜事需要帮忙的,陈金花能随叫随到,尽心尽力。

勤劳朴实蘊芳华——记后塘乡丹山村陈金花

在女儿、女婿的婚事上,陈金花夫妇虽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仍然把婚事从简,不向女婿家强索彩礼,不大办宴席,为村民树立了易风移俗的好榜样。

由于陈金花在家吃苦耐劳,能处理好家庭和亲人关系,和睦乡邻。丈夫叶传问在外安心打工,收入源源不断汇往家中,家庭挺过了一道道经济难关。如今陈金花的一双儿女都已长大成人,继承了父母的传统,勤劳能干,懂事明理。女儿结婚成家,儿子也能打工养家了,家庭收入有了很大的改观。

勤劳朴实蘊芳华——记后塘乡丹山村陈金花

陈金花虽然年过五旬,体能不如从前,但是干农活一丝不苟,每年自产的粮食、蔬菜自给有余。她们一家人靠劳动所得,日积月累,彻底摆脱了贫困面貌。

陈金花夫妇于2016年积极筹备把旧木房改造成楼房,除了自已平常积累的,向亲友借了一部分,向国土部门报建了一栋地面近100平米的三层楼房。如今楼房建成了,宽厰明亮,干净舒适,而向亲友所借款项也基本还清。

陈金花、叶传问夫妇靠自身勤劳努力,取得收入,孝敬年迈且身有残疾的父母,敦睦亲邻,并自建了三层楼房,为自已营造了幸福的生活环境。

勤劳朴实蘊芳华——记后塘乡丹山村陈金花

陈金花、叶传问的事迹平凡而动人,他们能几年如一日地孝敬年迈而身患残疾的父母,凭自已全家的辛勤努力孝老爱亲,发家致富,他们一家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作者:松阳云逸】【编者按】文章所写主人公陈金花在家庭十分贫困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孝敬残疾父母,不向国家和政府伸手,依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被评为五好家庭理所当然。不由得想起现在一些地方一些条件优越的人家吃着低保,拿着国家贫困补贴,相互一比较觉悟高低和人品优劣一目了然。这样的人和事迹值得宣传报道,推荐大家阅读。【编辑:为爱守候】【湘韵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