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刀跟劍基本是同一個級別的武器,沒有等級差距(長桿刀除外)在功能和殺傷力上基本是半斤八兩。不過由於環境,習慣或成本等原因,不同國家和地區會各有偏重。歐洲那邊劍跟刀一直都很興盛,西亞和中亞我不太瞭解。東亞這邊,在中國,日本和朝鮮軍隊,都逐漸淘汰了劍,軍隊淘汰刀的國家我還沒聽說過。

中國軍隊的劍淘汰的不夠徹底,唐朝以後,少數士兵和軍官還會用用。但是劍在中國軍隊比刀小眾,已成定局。

明朝《抗倭圖卷》裡前排的幾個劍盾手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大部分情況是用刀的,短刀,腰刀和雙手長刀是主流。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戚繼光佩刀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清朝軍官標配,腰刀,弓箭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大清精銳部隊,虎衣藤牌兵,藤牌+腰刀這個組合是從明朝延續下來的

中國斬馬刀是真有實際戰例,斬馬劍就只有傳說了。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戚繼光《練兵實紀》裡的“長刀”,其實就是山寨大太刀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戚家軍鳥銃長刀手

繼承明朝長刀的各種清代短柄長刀,後來發展成了“苗刀”。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明朝時中國劍盾在戰場上還能露個相,中國雙手長劍是真的涼了,涼到一大票武人去學日本雙手刀法。中國雙手劍術幾乎只剩下明末茅元儀《武備志》裡的那個《朝鮮勢法》。據說是中國失傳,從朝鮮找到的。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在戰場上,刀真的比劍厲害嗎?

還有明末清初槍法大師吳殳《無隱錄》裡的雙手劍大師——漁陽老人。吳殳練槍法三十多年,在五十歲的時候遇到了漁陽老人,被其用雙手劍打敗。百兵之王長槍+真正的槍法宗師,居然被一老人用雙手劍打敗了 ,漁陽老人的劍技簡直出神入化。老人讓吳殳不要輕易把這劍術傳給別人,所以吳殳後來寫了《劍決》和《後劍訣》,讓有心人去研究。

漁陽老人教餘劍術,且曰:“此技世已久絕,君得之慎勿輕傳於人!”餘恐此技終致不傳,又顧念老人之語,故不著說,而作訣焉:

長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

長兵進退手已神,短兵進退須足利。

足如毚(chán 狡猾)兔身如風,三尺坐使丈八廢。

餘擅梨花三十年,五十衰遲遇劍仙。

劍術三門左中右,右虎中蛇左曰龍。

手前身後現刀勢,側身左進龍門亟(jí 急切)。

身前手後隱刀勢,側身右進虎門易。

二勢用手身誘之,彼取我身手出奇。

黠(xiá 聰明)者奇正亦能識,捨身取手主擊客。

我退我手進我身,左翻右躍如獅擲。

虎躍不入龍,龍翻不入虎。

龍翻虎躍皆蛇行,直進當胸不可阻。

左右進退有虛實,六法相生百奇出。

彼退我乃進,彼退有奇伏。

彼進我亦進,彼進乃窮蹙。

撲身槍尖迫使發,死裡得生坐鐵屋。

嘗以我矛陷我劍,矛多虛奇劍實戰。

當其決命爭首時,劍短矛長皆不見。

自笑學兵已白頭,初識囊中三尺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