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清帝国海军永绩号到人民海军延安号炮舰(上)

本舰为清政府海军部大臣载洵敕令从江南制造局剥离出来的江南船坞根据在日本订购的永丰级航海炮舰图纸仿造的两艘航海炮舰首舰,和永丰级最大的区别是加盖尾楼,大大改善了居住性,本舰在江南船坞开工后不久即爆发辛亥革命,令本舰建造工程被迫暂停,1913年11月经民国北京政府海军总长刘冠雄亲自过问,本舰的工程得以继续,1913年底本舰下水,但因拨款时断时续,本舰舾装过程十分缓慢,1918年本舰方告竣工,随后编入北京政府海军第一舰队,1927年转属南京政府海军,仍列第一舰队。1937年末本舰被调至长江中游参加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21日本舰执行任务过程中在武汉上游新堤附近被日机炸伤搁浅。10月26日日军攻入武汉,本舰在拆除所有武备后被放弃。所拆卸的舰炮装上民船,由炮舰楚同拖带前往上游,途径嘉鱼江段时遭日机轰炸,民船被放弃漂走,不知下落。本舰舰体于11月8日被日军今村支队发现并占领。后将其送入三菱重工江南造船所(原民国海军江南造船所)修理和重新武装,1940年本舰被移交给汪伪国民政府,改名海兴,编入南京要港司令部成为旗舰,同时作为汪伪中央海军学校练习舰。因舰况不佳而极少出动。抗战胜利后本舰被民国海军重新接收,恢复永绩原名,编入海防第二舰队。1949年4月23日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舰队在江阴江段起义,本舰不愿起义试图往上海突围时被解放军炮火重伤搁浅,舰体被解放军缴获。

从大清帝国海军永绩号到人民海军延安号炮舰(上)

1918年竣工时的永绩

从大清帝国海军永绩号到人民海军延安号炮舰(上)

1930年加装高射炮后的永绩

标准排水量:860吨

全长:65.7米

宽:9米

吃水:3.5米

动力:2座立式三胀蒸汽机,2座水管锅炉,双轴推进,1350马力

航速:13.5节

本图展现的是本舰在民国北京政府海军和南京政府海军中服役的舰容:计装备阿姆斯特朗102毫米舰炮1门,阿姆斯特朗76毫米舰炮1门,哈奇开斯47毫米速射炮4门,马克沁1磅POMPOM机关炮2门。(南京政府时期加装1门2磅POMPOM机关炮)

从大清帝国海军永绩号到人民海军延安号炮舰(上)

日伪时期的海兴

从大清帝国海军永绩号到人民海军延安号炮舰(上)

1946年重新被中国海军接收的永绩

本图展现的是本舰在汪伪海军服役时的舰容:计装备100毫米口径级别的舰炮1门,90毫米口径级别的舰炮1门,机枪6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