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都会忽视的择业标准,你被戳中了吗?

最近,职场Amanda收到很多即将毕业大学生的咨询,对于择业他们或迷茫或困惑或不知所措......

我们常常处于这样的一种矛盾,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能赚钱的事?

99%的人都会忽视的择业标准,你被戳中了吗?

前景大好的职业常常被标榜为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环境优越。喜欢的职业常常被调侃说:喜欢能当饭吃?

很多人找我倾诉的时候,习惯性地问我给意见:“到大公司发展还是到小公司发展更好?”“告诉我,我要不要和他分手?”“两家公司我都不了解,你告诉我去哪家公司呢?”“我很痛苦,咨询师快给我方法,帮我解决痛苦吧”

答案在哪里?

讲真,能给予自己答案的人,只有自己本人。

99%的人都会忽视的择业标准,你被戳中了吗?

工作?!选择兴趣还是专业?

施南生,中国香港著名电影人,资深经理人、出品人,香港寰亚影视责任有限公司副主席,推动了香港电影黄金30年的发展。22岁,大学毕业进了公关公司,做得特别好,别人高薪挖她,但她不喜欢,从此不再干宣传。

别人问她:“为什么?”施南生说:“不喜欢的工作不能做,万一做好了,再给我开高薪水,我又不好意思好好做,到时候怨气冲天,没几年就变大姐了。”

99%的人都会忽视的择业标准,你被戳中了吗?

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对这份工作既感兴趣又能发挥你的技能特长,同时从这份工作中还能得到你最关注的预期收获。不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职场多年,在落实工作之前其实你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1.你究竟对哪些职业感兴趣,这方面需要围绕你意向的职业去做充分的调研进行澄清,不要顾名思义,要弄清楚这些职业的岗位胜任要求、工作内容、工作状态、发展前景及劳动收益,经过调研后列个清单,明确哪些职业是你觉得真正感兴趣的或者不反感的;

2.你究竟具备哪些技能,这方面也需要列个清单,把你擅长的技能都罗列出来(包括专业技能和其他通用技能),按照掌握的熟练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99%的人都会忽视的择业标准,你被戳中了吗?

3.对照之前确立的每项可选职业的胜任力要求及你具备的技能情况进行匹配,排列出适合你的职业选项顺序,列个目标职业清单,这些职业就是你可以努力的求职目标。

4.关注各方面招聘信息,围绕提供目标职业的企业招聘要求,精心做好简历,做好面试准备,勇敢地开展求职行动,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如果受客观因素影响,不能顺利地找到目标职业清单上的工作时,可以考虑先找与你所拥有的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先工作,工作的过程中再判断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如果觉得不适合,待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再寻求调整的空间。

你选择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个职业头衔

我们常常互相抱怨,抱怨自己过的不幸福?抱怨月光族?羡慕谁谁的生活?你所感到的不幸福,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较”。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你不要过多地攀比,也不要过多地拿别人的东西来当自己的目标。怎么走自己的路,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99%的人都会忽视的择业标准,你被戳中了吗?

看看别人的生活,然后问自己,你想要过谁的生活。这很简单,不是吗?那更进一步,你不能光享受结果,你还得经历他们走过的道路。比如Taylor Swift(美国著名乡村女歌手),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她几乎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但你能像她一样,为了追求梦想,举家迁徙到Nashville(美国乡村音乐之都)吗?你想要追求这种为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奉献终身的人生道路吗?

再比如那些你了解的成功作家。大多数都长期在默默无闻中,顶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坚持写作。你真的能做到这一切吗?Marylou Kelly Streznewski,《天才成年人(Gifted Grownups)》的作者,发现那些非常有创造力的人,都必须放弃几乎一切追求“超级创造力”成就。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历程并不美好。

目光之所在,思想和行动之所及。别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一个点上。时常跳出来或拔高一点看问题,让自己的视野更宽广,选择也会是最好的选择。

别人没有好的建议

对于“择业意见”,甚至更常谈的话题“恋爱意见”,别人都没有好的建议,但是可以和别人探讨,让别人引导你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强烈建议不是听别人的“大道理”)。

99%的人都会忽视的择业标准,你被戳中了吗?

选择没有对错之分,最好的选择就是自己的选择,不会留有遗憾,也不会走错路。因为每一步都构成了你的美好人生,勇敢承担自己的人生。

任何时候,觉察自己的关注点,给自己定下目标,有目标才会有清晰的行动计划。

开放心态,关注自己,但更要关注周边的人和事,思路会更清晰。

最后,你会发现,这篇所谓的“选择职业”,没有任何择业的套路和方法,因为套路都无法被复制,只有自己创造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