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速成秘籍,都企图让你交智商税

市面上的速成课程销售量蹭蹭蹭往上涨,课程内容五花八门,价格也在水涨船高。这些课程正是戳中了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快速地学习、成长的痛点,告诉你《轻松玩转PS:从入门到精通》、《让你一周追到女神》、《快速成为职场达人》等等。

厚厚的一本几百页的书本,里面也许囊括了不少的干货和内容,一页页地研究下来可能达不到完全掌握的程度,至少也能学到些东西。

但你真的能做到一页页读下来吗?

有多少本小说散文都是这样躺在书柜上积灰的?又有多少单词书红宝石四六级词汇背到abandon真的就abandon了?

不可否认这些书还是有用的,但对你翻了两页就扔到旁边的书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些课程可能还比市场价格便宜几番,但对你花了钱也没上过几节课的行为,就像是给自己交了个智商税。

想“速成学习”的想法自然没错,但是做法对了吗?

我和好朋友Tony老师也针对这个问题讨论过,发现他的观点非常有效,他也就此观点写了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那些失败的速成

市面上有一类英语书,名字类似:《英语学习:从入门到精通》。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类书应该叫《英语学习:从入门到放弃》。因为你把英语书买回家后,翻了几页后,就不再看了。

仔细想想看,你其实被书名欺骗了。当你看到「从入门到精通」几个字时,就开始脑补把这本书买回去后,你立即精通英语的画面。于是,你激动地下单购买了。

而现实情况是:你低估了自己的懒惰,低估了自己时间的充裕程度。最重要的是,你低估了这项学习本身的难度。

我正在带一个发音训练营,每一期学员开始时都是信心满满;但是三天之后,就开始有这样的牢骚抱怨:

老师,作业我读了十几遍,还是不到80分,真的好沮丧啊。

老师,音标课里句子的复述,真的太难了,我完成不了啊。

老师,群里同学水平都好高,我那么差,是不是语言天赋问题。

这时,我会回复他们:你怎么可能一上来就做得很好?如果上来就做到很好,那你还有必要来学习吗?

这句话,往往能骂醒他们,让他们继续前行。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在遇到困难时,都有我这样的人鼓励他们。现实是,大部分人遇到一点点困难,就直接放弃了。

没人能上来就做到很好。

这是一个多么浅显的道理,但是人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任由自己不切实际的超高预期,带来无穷无尽的负能量,最后毁掉自己的心情,也直接导致了自己的放弃。

所以,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在任何新的知识领域面前,我们都是婴儿。

你没学过英语,所以在学英语方面,你是一个婴儿。我没学过开车,所以在学开车方面,我也是一个婴儿。

你学英语,要先从最基础的音标学起,你会犯很多低级错误,显得笨拙不堪;我学开车,也要先从最基础的认清油门刹车学起,我也会犯很多低级错误,显得笨拙不堪。

每个人都会接受一个婴儿的笨拙,因为他还太小,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学。但是,你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的笨拙呢?要知道,在那个领域,你就是个婴儿啊。

你责备自己的无知,就是在责备一个婴儿的无知。事实上,你连婴儿都不如。婴儿的大脑发育没完整,被责备后啥也记不住,该干啥干啥,而你会因为自责沮丧好久,觉得自己没有所谓的「语言天赋」。

然后,你会说出那句经典的台词……

99%的速成秘籍,都企图让你交智商税

也许我不适合做这件事吧

这句话绝对是所有loser的墓志铭。

幸亏你父母当初没把这句话当真,要不然你到今天连中文都不会说。

此话怎讲?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他们用摄像机记录了一个婴儿学习语言的全过程:在婴儿说出第一个词「MaMa」之前,婴儿的父母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把「Mama」这个词重复两百遍。

如果你妈在重复到第一百遍的时候说:「也许咱家孩子不适合学说话,就这样吧」,那你到现在都可能还是个哑巴。

当初,你的父母接受了你的笨拙,教会了你说中文。现在,我也想请你接受自己初期的笨拙,去好好学英文。

这意味着,你在有些单词总读不绿的时候,不会生气到摔手机。这意味着,你在练习一段时间得分没有明显提高时,不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学英语。

这个世界上有不适合你学的东西吗?有,但英语绝不是其中之一。你可以说你个头矮,不适合打篮球,但你不能说自己不适合吃饭睡觉。

是的,在我看来,和吃饭睡觉一样,说英语是一项基本生存能力。每一个会说汉语的人,都有能力学会说英语。

而99%的人没学会英语,其实是因为被吓得不敢相信自己能学会。

别被初期的痛苦吓到,告诉自己:没人能上来就做到很好,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这样,你才做好了下一阶段的准备……

99%的速成秘籍,都企图让你交智商税

速成的本质

「速成」究竟可不可能?

首先,我觉得「渴望速成」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问题:既然决定干一件事了,就是要尽快把它搞定,难道要无限期拖延下去不成?

有问题的,是当无法速成的残酷现实摆在你面前时,你产生的沮丧和崩溃。

我们必须接受:迅速精通,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件事的精通,都必须经过常年累月的积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那本著名的《异类》中,给了我们一个精通的参考时间:1万小时。

但是,我想说的是:快速精通虽然不可能,但快速入门是非常可能的。不但可能,而且非常必要。

正如我前面所说,在做任何一件事的起初,你都是笨拙的,你总会感到痛苦。

你一方面要接受这种痛苦,也要尽快撑过这段痛苦。因为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当这段痛苦时间过长时,每个人都会崩溃。

因此,快速入门,快速度过最痛苦的初期阶段,快速感到自己的提高与进步,快速养成一种习惯,这将大大增加你最后精通这件事的概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如何「快速入门」呢?我们拿英语学习举例。

英语学习的快速入门法宝就三个字:练发音。

想想你中文的学习过程吧。你的小学语文老师并没有上来就让你背词汇、背成语。你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是学拼音,然后每天早上课代表在讲台上领读,你在台下跟读模仿。

反观国内学生学英语,第一反应就是去背单词,导致单词书这种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书,却是销量最大的书。

少年,你顺序搞错了!

发音没学好,就去背单词,背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读,怎么可能用得出来?

知道为什么学英语一直不得法门了吗?

因为你入门方向一开始就错了,你应该走的那扇门,叫做「

练发音」。

而练发音这扇门的密码,只有三行:

1.认识26个字母

2.认识47个音标,会读单词

3.掌握连读,弱读等发音技巧,会读句子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