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作為三代機佼佼者,為何卻被中國拒絕,真敬佩當時決策者


米格29作為三代機佼佼者,為何卻被中國拒絕,真敬佩當時決策者

翻開我國空軍戰機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我國空軍在最初和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操作的都是蘇聯米格系列戰機。最早裝備的米格9與米格15屬於米格戰機,後來我們自己仿製的殲5、殲6以及殲7戰機也都屬於米格家族的成員。但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直接拒絕了米格家族最為先進的米格-29戰機,這款戰機可以稱的上是當時三代機世界中的佼佼者,儘管現在看上去已經是“昨日黃花”了。

米格29作為三代機佼佼者,為何卻被中國拒絕,真敬佩當時決策者

蘇聯米高揚設計局於八十年代初期推出這款戰機,當時蘇聯向我國極力推薦採購這款戰機,而且當時蘇聯空軍已經將米格-29作為重點機型來發展。從購後續資料來看,米格-29至少為蘇聯空軍和之後的俄羅斯空軍生產了1600架。

米格29作為三代機佼佼者,為何卻被中國拒絕,真敬佩當時決策者

既然俄軍都大量服役這款戰機,按道理是挺好的。但是我國決策者當時堅決不要米格-29戰機,而是選擇了俄羅斯人並不太樂意出口的蘇-27戰機。從今天兩種機型的發展上來看,我們曾經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們當時之所以不要米格-29戰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米格29作為三代機佼佼者,為何卻被中國拒絕,真敬佩當時決策者

一是米格-29本身並不具備我們需要的性能。米格-29戰機的研發初衷就是為了進行前線戰鬥,所以米高揚公司只是單純的強調其制空能力,而忽視了航程以及航電系統等方面。所以,米格-29戰機就是一個腿短的傢伙。但為什麼蘇聯會大量裝備,因為蘇聯那時候的空軍體系要比我國完善先進,因此蘇聯體系適合裝備米格-29戰機,而中國則不行。

米格29作為三代機佼佼者,為何卻被中國拒絕,真敬佩當時決策者

二是中國當時已經開始研製殲10戰機,這款戰機和米格-29戰機差不多,屬於輕型戰機,所以引進該戰機對於解放軍空軍戰力提升並沒有多大的幫助,也就沒有引進的興趣了。當時蘇聯方面之所以極力向中國推薦這款戰機,肯定也有限制中國空軍未來發展的考慮。

米格29作為三代機佼佼者,為何卻被中國拒絕,真敬佩當時決策者

三是同代的蘇-27戰機比米格-29優秀太多了。蘇27屬於重型機,擁有大航程,先進航電系統等優點。屬於我國空軍當時極度需要的機種,而且引進之後還可以和我軍輕型戰機形成高低搭配,何樂而不為呢。儘管最終俄方出售給中國了蘇27和生產線,但是也提出來了附加條件。

米格29作為三代機佼佼者,為何卻被中國拒絕,真敬佩當時決策者

我們今天來看,選擇蘇-27戰機而沒有選擇米格-29戰機堪稱影響中國空軍最重大的最正確的決策。後來在蘇-27戰機的基礎上,經過我國技術人員的努力,最終推出來了殲-11戰機,以及後來的殲-16戰機。這對於我國整個三代機的發展以及過去將近三十年的國防建設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引進的是輕型腿短的米格-29戰機,肯定不會有今天中國戰機的繁榮局面。谷火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