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苏霍伊设计局现址

“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苏霍伊设计局成立于1939年,第一任总设计师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但遗憾的是稚嫩的苏霍伊设计局成立初期似乎不被最高执政斯大林喜欢,在整个二战期间碌碌无为,设计的战机没有一款能够得到量产。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1991年拍摄于波兰的苏-7BKL

二战结束斯大林去世后,苏霍伊设计局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迎来了自己第一款得到量产的战机——苏-7战斗轰炸机。苏-7战斗轰炸机(北约代号:装配匠-A)是一款后掠翼喷气式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该机的特点是简单坚固耐用,但航程短、载弹量偏低,在投掷炸弹后可参与空中格斗。苏-7战斗轰炸机除了在苏联空军中装备了1400余架外,还广泛的出口当时的亲苏国家,参与了1967年的中东六日战争、1971年的印巴战争,并在印巴战争中取得了其的第一个空战战果——一架巴基斯坦空军的歼-6战机。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苏联空军的苏-17M

为了解决苏-7航程短和载弹量偏低的问题,苏霍伊设计局1966年在苏-7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新型的战斗轰炸机苏-17(北约代号:装配匠-C)。苏-17相较于苏-7最大的变化在于换装了变后掠翼,增强了对各型跑道的适应性和载弹量(最大载弹量3000kg)。除去苏-17本身外,苏霍伊设计局还推出了苏-20、苏-22两种猴版“装配匠”战机用于出口,广泛的装备了亲苏国家,在2011年的叙利亚内战中还曾出现过苏-17的身影。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2009年5月俄罗斯空军的苏-24M

苏-7(苏-17)这种兼顾空中狗斗和对地轰炸任务,却又样样不精的通用战机显然不符合红色苏联的作战需求,于是1963年苏霍伊设计局开始授命研制一款新型全天候战斗轰炸机。苏-24战斗轰炸机(北约代号:击剑手)是一款全天候双座双发战机,该机采用变后掠翼设计,可以用超音速进行高低空突防。值得一提的是该机也是苏联第一款搭载数字化航电系统的战机,该机的服役代表了苏联空军在航电装备领域踏上了新的台阶。总得来说苏-24战斗轰炸机继承了毛熊武器皮糙肉厚的特点,在格鲁吉亚战争中一架苏-24战机被导弹击毁一侧发动机依然安然无恙回到机场。相比同时期的美军A10舔地机,苏-24在精确打击方面稍逊一筹,但其低廉的价格和坚固的可靠性依然适合很多军费不那么充足的国家。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乌克兰空军的苏-25M1

既然有了苏-24这种专门对纵深目标打击的力量,那么现在苏联空军还需要一款轻型的、廉价的,可以对前线150km范围内进行支援的舔地机,这就是——苏-25战斗轰炸机。苏-25战斗轰炸机(北约代号:蛙足)是一款单座双发的高亚声速近距离空中支援攻击机,其设计目的便是能够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飞,并对苏联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苏-25在1975年进行了首飞,并于1978年正式装备苏联空军,总共生产了1000余架,除了本国使用外,还广泛出口到亲苏国家。从2015年开始老兵苏-25再次披挂上阵参与了对ISIS的打击,从叙利亚起飞的苏-25超过了1600余架次,对伊斯兰国势力投掷了6000余枚炸弹。2018年2月6日,一架苏-25被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用单兵防空导弹击落,飞行员为避免被俘高呼着“为了兄弟们”引爆手榴弹殉国。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博物馆中的苏-11

虽然在斯大林死后苏霍伊设计局一定程度上迎来了春天,但彼时的苏联天空是属于米格系列的的。在主力战斗机方面几乎没有设计局可以和米高扬比肩,苏霍伊也只能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对地攻击上,此时苏霍伊只有几款高空拦截战斗机还算成功。

苏霍伊第一款真正为空战而量产的战机应该是苏-9歼击机,该机北约代号:捕鱼笼,是一款单座单发全天候高空高速拦截歼击机。该机诞生之初便立足于高空高速性能,是苏联第一款能够在两万米高空用两马赫速度进行作战的战机(可携带4枚空空导弹)。但苏-9的服役仅解决了苏联能否拦截美国高空高速侦察机的有无问题,但实战效果差强人意。为此苏霍伊设计局再次在苏-9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苏-11这款新型单发超音速高空歼击机。和苏-9相比苏-11的飞行性能有所降低,但其换装了RP-11火控雷达和K-8空空导弹,武器库的升级让苏-11在拦截时更有效率。不过由于服役之初便发生了重大事故,苏-11在整个服役期间产量仅有可怜的100余架。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苏-15

苏-15在上世纪60年代几乎是一款没有缺点的优秀高空拦截战机(除了作战半径略小以外),但高度保密的状态和服役于本土防空军的身份让其鲜有参加实战的机会。不过仅有的几次出场机会也让苏-15名声大噪(臭名远扬):1978年击伤大韩航空的波音707;1983年击落大韩航空的波音747,造成全机乘员无一生还(此2架客机均非法入侵苏联领空,不过上来就动手,毛子的战斗民族本色显露无疑)。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苏-27和苏-47

真正让苏霍伊设计局华丽逆袭的是苏-27家族,苏-27是一款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优重型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苏-27于1985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凭借着超远的作战半径(2300公里直达巴黎)和优异的机动性(最大飞行仰角120度、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能赢得了西方观察家们的一致好评。

不过真正让苏-27扬名西方的还是“巴伦支海空中手术刀事件”。1987年9月月13日,巴伦支海上空一架苏-27在三次驱逐对苏联沿海执行侦查任务的挪威空军P-3B反潜巡逻机未果后,飞行员瓦西里毅然用苏-27的垂直尾翼给P-3B的4号发动机开了一道口子,受创的P-3B反潜巡逻机几乎是在坠海前的最后一刻才侥幸拉平勉强返航。这一震惊世界的空中撞击带着日后大名鼎鼎的苏-27战机一起载入了冷战史册。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苏-33

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苏-30这款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苏-30战机北约代号“侧卫-C”,属于第三代半战机。值得一提的是苏-30除了本身优异的性能外,还给俄罗斯带来了大笔的外汇,其中最大的两个主顾是印度和中国。专供印度的苏-30MKI版不光是在授权生产线上大敲诈了印度一把,而且据传闻出口的成品苏-30MKI大多装备的都是寿命仅有50个小时的二手发动机(毛子似乎对敲诈阿三情有独钟);而装备中国空军的苏-30MKK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撑起了中国空军的空中脊梁。

苏-27的大家族还包括飞向深海的“海侧卫”苏-33;奇葩的战斗轰炸机苏-34;最新的改进型苏-35,最重要的是苏-35已经正式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成为又一款为中国空军助力的苏-27家族成员。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苏-47

在跨入五代机之前,苏霍伊设计局还有一款被誉为未来战机神话的苏-47战斗机。苏-47是一款单座双发多用途超音速战机,北约代号:“小木桶”,苏联绰号“金雕”。苏-47大胆借鉴了二战德国轰炸机JU-287的经验,采用了前掠翼设计,一经面世便震惊了全世界。大胆的采用前掠翼设计使苏-47具备了超一流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但这种诱人的超前技术也带了致命的缺点——结构发散问题。正是这个致命的缺点让苏-47这款被美军专家认为仅次于F-22的先进战机一直无法服役,直到2010年俄罗斯新一代战机T-50亮相,苏-47项目被下马。

从政治上的“弃儿”到独霸俄罗斯天空 苏霍伊设计局的终极逆袭

2001年航展中的苏-57原型机T-50

T-50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机的试验代号,其正式编号为苏-57。苏-57是一款单座双发隐形多功能重型战斗机,其主要假想敌是美军的第五代F-22战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为了获得第五代战机的技术,在2008年加入了当时的T-50计划,和大多数时候一样,毛熊当然不会放过狠敲印度的机会(前有装备二手发动机的苏-30,后有维修费几百亿的“维克拉玛蒂亚号”)。从2008年加入T-50计划开始,到2010年T-50首飞,再到这即将开始的2019年印度一共在T-50项目上投入了上百亿美金的研发经费,但结果却是毛都没有一根。唯一的好消息是2018年俄罗斯军方和相关企业签订了12架苏-57的合同,这款耗时多年的五代战机有望在2019年正式服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