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为什么德军会失败?

小龙虾148499353


在1945年的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苏军投入了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全部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一部,共计10个集团军的强大进攻兵力,而防守东波美拉尼亚的是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2个集团军,该集团军群是刚刚被苏军从维斯瓦河防线上击退到这里的,是败军之师,尤其是步兵单位损失严重,在苏军三倍的兵力兵器优势面前,又能指望这支残破的集团军群做些什么呢?



原本苏联统帅部对退去东波美拉尼亚的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并没有太在意,苏军认为只要将其切断和德军主防线的联系,将其孤立即可,就像之前的库尔兰和东普鲁士的包围圈一样,在苏军眼里这里地方实质就是一个巨大的“战俘营”,只要德国首都柏林被占领,这些包围圈迟早会投降。但是一些突发的因素改变了苏军统帅部的看法。


首先是在奥得河下游的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对突进到奥得河一线的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右翼发起了一场有限的进攻,旨在恢复和确保和东波美拉尼亚的德军的陆地联系。当时朱可夫的部队已经向西深深插入德军后方,而其右翼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仍在围歼东普鲁士的德军,这样两支部队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使得朱可夫的右翼大大暴露,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长原希望利用从西线调过来的强大装甲部队从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朱可夫的侧翼,从而歼灭一部分苏军部队,但是由于希特勒将这些部队调往了匈牙利,所以这次大规模进攻也就不了了之,改为一场战术型反击以改善战场的态势。


但是苏军最高统帅部就不这么想了,苏军统帅部已经得到了西线德军开始向东线大规模调动的情报,尤其是那个强大的党卫军装甲集团军正在向东线赶来,而此时德军又打通了和东波美拉尼亚的陆地通道,苏联统帅部怀疑德军将利用苏军两个方面军防线上的缺口以东波美拉尼亚为基地发起强大的反击,深入德军防线的朱可夫部队将面筋着被合围的危险。为此苏军统帅部决定暂缓对柏林的进攻,集中两个方面军的兵力先消除这个侧翼巨大的威胁,于是这场战役便爆发了。


战略论


究其原因,大厦将倾,失败往往是在所难免的。

有人说二战德国在战争后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希特勒的疯狂。那我们就以东波美拉尼亚的战斗为例看看。实际上早在2月13日德国情报部门推断,苏军将设法在进攻柏林前扫荡波美拉尼亚。驻守波美拉尼亚的是德国第2集团军随即要求撤退,但被希特勒拒绝了。

后来有人认为,如果早点退了,可以保存该部大部分军事实力以备决战。但希特勒有的选择吗?再退就退回柏林了。四面八方的盟军都在直逼柏林,难道要全部撤回来等着在柏林决战吗?这明显是最愚蠢的……况且,希特勒的决定确实拖延了斯大林两个月之久不是吗?要不是斯大林担心被东波美拉尼亚的德军夹击超了后路,2月份就直接去揍柏林了。仗打到这时候,希特勒也是能拖就拖,毕竟战场瞬息万变,以时间换取转机也是没法子的事!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在波美拉尼亚瓦尔特·魏斯第2集团军和厄尔哈德·劳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



这是一支表面看着整装的部队,可实际情况是第2集团军的数个军兵力这个时候受到严重削弱,基本上由零碎或特设单位组成。德国第三装甲集团军是利用最近成立的武装党卫队第11装甲集团军的单位重组而成,原本之单位已在立陶宛和东普鲁士被消灭,其残余部队正在防守柯尼斯堡。



这两支部队说是残兵败将其实也不为过了,就他们最后还拖住了苏联红军差不多俩月。也算不容易吧!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说大厦将倾,失败是必然。我们来一下东波美拉尼亚攻势中的力量对比。现代资料里对这场战斗投入兵力的记载是苏联红军92万人,另加一个波兰第一集团军75600人。德军呢?竟然是不详……🤷🏻‍♂️德国人自己都不知道实际去了多少没了多少。人心、军心都散啦,所有的抵抗仅仅是拖延最终失败的时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