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年前的地壳去哪里了?

亿万年前的地壳去哪里了?

一个多世纪以来,地球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缺失的地壳层背后的原因——1869年,地质学家指出,科罗拉多大峡谷中似乎缺少一层岩石。样本显示了一个可追溯到5.4亿年前的地质层,而紧随在其下方的一层则可追溯到10亿年前。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中间发生了什么?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也观察到了这种间隔,它被称为“巨型不整合面(the Great Unconformity)”。为了解释这一间隔,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理论——要么沉积物显著增加,要么发生大规模的快速侵蚀事件。

答案似乎已浮出水面——缺失的地壳层可能是由于“雪球地球”的缘故,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经找到证据支持这一理论。 在他们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发现的证据以及为什么他们认为这可以支持该理论。

研究人员认为,大型侵蚀事件是由所谓的“雪球地球”进一步发展造成的,“雪球地球”时期整个行星完全被冰覆盖。他们相信,冰层在消退时会带走整整一层地壳,并将其带入海中。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推断,在测试海底时应该会发现那个时期的大块岩层。但是这样的岩层没有被找到。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发生的构造板块的运动,岩石被拉入了地球内部。

这一理论的证据来自于该时期的晶体形式——研究人员发现的铪和氧同位素与在寒冷条件下经历过侵蚀的晶体一致。数据来自30,000个锆石晶体的信息数据库。研究人员指出,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作为研究中的时间标记物。

编译:李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