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宝妈分享:如何做到2年通过CPA专业阶段考试?

2018年CPA的成绩刚刚官宣了,历经两年的艰苦岁月,小编完成了CPA专业阶段考试,通过这两年CPA专业阶段的学习,小编总结了一些小经验,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看过小编以前文章的朋友,可能对我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小编再来叨唠几句。我是一名80后的财会专业中专毕业生,毕业后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努力提升自己,在财会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10余年间,会计证、初级、中级、税务师等财税专业的证书都已收入囊中,在刚刚又收获了注会专业阶段证书。

在职宝妈分享:如何做到2年通过CPA专业阶段考试?

在职宝妈分享:如何做到2年通过CPA专业阶段考试?

进入正题,作为一名在职考生,如何才能做到百发百中,快速通过CPA专业阶段考试,避免陷入被动的五年轮回呢?

一、自我学习经验介绍

2017年因为工作上的屡屡不如意,激发了我报考CPA的热情。虽然当年还需参加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法律最后两门税务师考试科目,但我还是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加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经济法四门CPA科目,后来想想觉得自己也是挺疯狂的。很幸运,当年考试全都通过了,也许是税务师考试对CPA考试起了助推作用。再接再厉,2018年报了剩下的两门CPA课程,付出终有回报,很幸运的也都通过了。下面是小编这两年考试的学习方法,可能会对朋友们学习CPA有一定帮助。

1、工作日每天保持四个小时左右的听课时长

在明确了要参加哪些科目的考试后,我会尽快购买自己适应的网络课程,并尽快开始学习。在工作日我会充分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一般保持每天约四个小时左右的听课时长,不论心思在不在课程上或是已进入半梦半醒状态,只要是在路上就开着课件。后续如果有不明白、听不懂的还会倒回去再反复听。

2、休息日做配套练习题,没有“十一、中秋”节

在休息日,如果没有其他安排,我就会做一做与这一周听完课程相关的练习题,不会的再仔细研读教材,重复听课,重点记笔记。

平时的休息日我并不会以学习为主,毕竟CPA不能是生活的全部,我会在陪好孩子和兼顾家庭的情况下,抽时间会做些题巩固知识点。有时带孩子外出游玩也会出现一周都不做题的情形。但在临考试的前两个月,我会得用休息日和节假日把之前没做的练习题全部补上,基本上就没有娱乐的时间了,在这两个月里对宝宝心中是充满愧疚滴。

在职宝妈分享:如何做到2年通过CPA专业阶段考试?

3、考前两周做模拟试题,并以复习自己的笔记为主

临近考试的前两周,一般情况下全部网课都已听完,配套习题全部做完。在这两周中主要任务就是逐章的梳理自己的笔记,同时把练习题中当时掌握不好的重点内容再梳理一遍。然后是做两至三套模拟试题,找找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再巩固复习一下。注意此时一定不要太过关注分数哦,大部分模拟题我都没有考到60分过呢,只要把握知识点就好。

4、学习经验小结

CPA考试是一门很要功夫的考试,除了那些智力、记忆力超人的大神们,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还是要多花些时间复习,深入理解并运用各个知识点的。CPA考试还是一门拼运气的考试,不要太侧重某些章节与知识点,一定要全面复习。

全面复习不是说要掌握好所有的知识点,而是掌握的比大部分人多和好就行。拿今年的战略科目考试举例来说,今年的战略科目真的是太难了,有一道股东隧道挖掘的8分简答题,我都没能看懂什么意思,更不用说回答了。其他的除了选择题外也都感觉做的不太好,总之预计通过的概率较低。但成绩出来后居然是70多分,所以小编越来越觉得CPA考试,不是你学会了多少,而是你比别人多会了多少,只要比大部分人多学会一点点儿,通过考试的概率将会有所提升。

二、科目搭配建议

1、两年通过CPA考试的科目搭配建议

第一年: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

第二年: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

这个科目搭配是从记忆量和计算量两方面综合考虑后个人觉得较好的方案,一方面是因为会计、经济法、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而财务管理和税法需要计算的知识点较多。另一方面是审计中有一部分知识点需要会计的基础知识,公司战略中会有一些与经济法和财务管理部分基础知识相似的知识 ,所以想要两年通过专业阶段的考试,在具有一定财务基础的情况下,可以试试上面的科目搭配。

2、三年通过CPA考试的科目搭配建议

第一年:会计、税法

第二年:财务管理、经济法

第三年: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本方案也是以记忆量和计算量两个方面为主,以难易程度及考试内容相关性为辅设计的。对于财务知识与实务经验较少的朋友,此方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每门课程的学习,确保百发百中,大幅提升一次性通过的概率。

以上就是小编这两年参加CPA考试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分享给朋友们,希望能对朋友们的CPA学习之旅有所启发,不当之处欢迎指正,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