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思考,來自世界頂尖諮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

作者美國邁克·費廖洛(Mike Figliuolo)

  美國西點軍校的優秀畢業生,曾任職於世界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後來創辦了自己的公司thoughtLEADERS。他的客戶包括谷歌、福特汽車、西門子電器、領英、惠普、雅培、亨氏、高沃金融、維薩信用卡等許多行業領先企業。

  作為全美知名、備受推崇的演說家和培訓師,邁克·費廖洛及其團隊幫助來自世界知名公司的成千上萬領導人掌握了更清晰、簡潔、高效的工作法。

  著有《盒子裡的領導力》《一頁紙工作法》《極簡思考》等書。

  全書圍繞9個點來進行拓展,所有的觀點都是讓事情更加簡單,更加高效,更加核心。

極簡思考,來自世界頂尖諮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

結構化思維過程

第一步:定義問題(Question)。在解決問題之前,你必須先知道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第二步:提出核心建議(Core Idea)。核心建議應當是一個合理的假設,它解釋了為什麼提議值得被採納,而且被採納的原因必須是對你的溝通對象有價值的內容。

第三步:建構框架(Architecture)。你提出論據的邏輯至關重要,你羅列事實和分析數據的方式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第四步:創建故事(Story)。這應當是一個簡單的講述,讓你的溝通對象能夠從你的故事中瞭解到你的結論,你創建的故事應當符合你選擇的邏輯。

第五步:討論和打磨故事(Discuss/Refine)。這時你開始接收到他人的反饋。注意,在你開始花費精力進行分析之前,就應該引導他人進入你的故事之中。

第六步:選擇重要事例(Facts)。這種方法並不要求你收羅所有事實,而是需要包含所有重要的事實,以此充實自己的故事。

第七步:證明或推翻假設(Prove/Disprove)。分析的完成只是為了驗證或是推翻你提出的假設,專注於必要的分析可以提高效率。

第八步:整合信息(Finalize)。不論你是在策劃演講、寫備忘錄、寫郵件還是起草任何文件,在最終步驟前,你所有的文件都已經完成了,現在你所需要的只是一項整合練習。

第九步:分享想法(Share)。最終,必須要把你的想法分享給利益相關人。瞭解他們獲取信息的偏好,可以使你的溝通更為成功。

如果這些步驟對你來說很眼熟,那麼你可能從中學開始就記住它們了。這個過程是科學研究方法的簡化版本:你首先從一系列調查入手,假設實驗中可能發生的情況,然後進行實驗及收集數據,確定你的假設是被證明還是被推翻,最後寫出結果並分享你的實驗報告。雖然在研究所做實驗時所遵循的嚴格的科學方法。

改變習慣,非常混亂。在這一階段,你野心勃勃地想著你的方案,不過在這一過程中你會有不少改變。在起初的幾步中,無須對什麼是正確的感到困惑,相反,你要更專注於創造出下一步所需要的內容。不用擔心,隨著進程的推進,你的想法會愈加明確,以下是在每一步中你需要注意的事情:

第一步:定義問題。把你的問題寫在草稿紙上或者白板上,你將與問題發起人及其他團隊成員共同討論。

第二步:提出核心建議。你仍然需要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在這一階段不要擔心方案是否正確,你只需要以此開始你的探索。

第三步:搭建框架。你需要在一個白板上勾畫你的設想,畫畫可以幫你將結構視覺化,因為你的框架會隨著思考而變化,在白板上打草稿比在草稿紙上更容易修改和重寫。

第四步:創建故事。你可以在Word文檔中或者在郵件中編寫內容,它將成為最終版本的大綱,你將在之後的步驟中根據反饋逐步修改這部分內容。

第五步:討論和打磨故事。在進行這一階段時,你需要製作一個日程表來安排和不同的人見面,得到他們的反饋。

第六步:選擇重要事例。回到你的白板前,重新審視你的框架,然後寫下你為這個方案找到的有力的證據和分析。

第七步:證明或推翻假設。現在你可以用數據說話了,打開製表工具開始尋找數字,但是你最好在分析時帶著一個目標。你的分析不是為了考察事實,而是為了找到一個特定的結果——證明或者推翻一個想法。

第八步:整合信息。如果你要做報告,那麼此時你應當開始做幻燈片;如果你在寫備忘錄或者郵件,你就要按照相應的大綱來撰寫。無論以怎樣的形式進行溝通,都要選擇一個適合你溝通對象的溝通方式。

第九步:分享想法。分享的方法要根據溝通對象來確定。你可能需要做一次正式的報告,也可能採用網絡會議、電話會議或者其他適合你溝通對象的方法來呈現你的最終方案。

當你開始使用結構化思維時,最初的幾步會令你感到非常不適,只有很少數人能接受模糊不清。你在白板或草稿紙上胡亂圖畫時,很可能會感到很難由此得到一個建議,不過你越是使用這種思維方式越會相信它,越能意識到最初的幾步是多麼關鍵。如果你最初幾步做得順利,後面的步驟便會變得簡單起來,當你開始做分析時,也只會去做那些正確且必需的分析,而不是全部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