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陈云主持发行我国第一期公债,主席为何迟迟不批复?

《伟人光芒》之电影《风起云涌》

编剧:邓一光、王琛、顾保孜、黄丹、陈国星

导演:陈国星

主演:谢刚、苏岩、李易祥、古月

类型:历史、剧情

上映时间:2005年

建国初期,陈云主持发行我国第一期公债,主席为何迟迟不批复?

刘宁波说剧情

米高扬到延安访问,主席跟他谈起经济问题,主席说要调陈云回中央主持经济工作。东北解放后,陈云前往东北解放区主持经济工作。上海解放不久,经济告急,中央指示陈云及中财委拿出对策。

上海物价飞涨,人民币难以在市场流通,商家只收银元。投机商操纵的银圆黑市的兑换价已是银行兑换价的几十倍之多。面对紧迫的经济形势,陈云请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做经济顾问。陈云还主动出击,去找上海的工商界人士交流,希望他们支持政府恢复经济的举措,支持人民币进入上海,退出投机炒作。上海反动商人吴敬庭等把陈云的忠告当成了软弱可欺。万般无奈情况下,陈云使出杀手锏,当机立断关闭了证券交易所。

建国初期,陈云主持发行我国第一期公债,主席为何迟迟不批复?

为了恢复全国经济,陈云等人建议发行公债,主席不想向刚解放的老百姓“借钱”,另外,他还担心万一还不起债务失信于民,所以迟迟没有批复公债发行的事。陈云知道中央的顾虑很有道理,当他准备在没办法中再找办法时,总理带来了主席同意发行公债的消息。

上海的不法投机商不甘心失败,吴敬庭等极少数不法投机商囤积居奇,使上海的粮食供应出现紧张,甚至出现了饥民砸店抢粮的事件。陈云决定运用经济手段跟奸商们一决雄雌。在马先生相助下,陈云用“暗度陈仓”的方法往上海市场上投放了大量粮食。一场惊心动魄的粮食“战争”,以吴敬庭等奸商的惨败而告结束……

建国初期,陈云主持发行我国第一期公债,主席为何迟迟不批复?

毛泽东思想呈现

陈云向中央申请发行公债,主席说:“让他印钞票,他反过来了,要向人民借钱,这个口,我怎么可以开啊,借钱是要还的,要是还不起,这个脸面往哪里放?现在是人民的天下,我再去哪里打土豪、分田地啊?先不答复他,让他回答如下问题:1、2400亿公债的用途;2、为什么要2400亿,是否可以减少些?3、估计城市工商者对此事的态度如何,是否拥护,如不拥护,是否有失败的可能?4、利息是否适当,为什么适当?5、为什么规定明年还本付息,三年还清是否太仓促?为什么如此规定?”

主席接见陈云,说:“现在,人民也胜利了,政权也成立了,却让我伸手向人民借钱,我毛泽东开不了这个口,我一生流过三次泪,从井冈山就跟着我南征北战的马夫老侯去世的时候,我很难过;我看到穷人受苦,我流过泪,更不能看那些细伢子伸手要饭,现在刚刚解放,人民刚刚翻身,手里没有钱,发行公债是合情不合理!”

建国初期,陈云主持发行我国第一期公债,主席为何迟迟不批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