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華為相比,小米在專利這條路上走的有點坎坷

和華為相比,小米在專利這條路上走的有點坎坷

手機制造業,是一個高度創新密集型的行業。前有高通、微軟、HTC、愛立信等國外老牌名企,後有華為、中興、魅族等國內勁敵,2010年成立的小米公司在專利這條路上走的可謂是步履維艱。

01 瘋狂獲取專利之路

和華為相比,小米在專利這條路上走的有點坎坷

目前,我們通過查詢小米公司的知識產權會發現,在其旗下共有5000+的專利數量,和其他行業的公司比起來確實不少,但是和其他通信或者手機生產商的專利比起來,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像我們熟悉的高通、華為、中興等公司,他們的專利加起來都在10萬+

當然,對於2010年才起家的小米公司來說,擁有這些專利已經不錯了。這些年,小米公司在瘋狂獲取專利的路上從未停歇。

而小米公司獲取專利途徑主要為加強申請尋求合作四處收買

和華為相比,小米在專利這條路上走的有點坎坷

2010年起,小米公司從未停止過申請專利;

在2012年8月,小米投資成立一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司,為小米儲備專利,與高校院所搭建創新網絡平臺,促成科研成果對接,實現共贏;

2014年12月從大唐電信收購2件專利;

2015年申請專利的數量更高達3244件,同年10月,從博通公司收購31件專利

2016年2月從Intel收購332件專利,5月從微軟收購1500件專利。

02 手機專利VS互聯網迭代

小米為何對手機專利頻頻出手?甚至不惜花重金收購其他公司的專利?

這是與手機專利的特性相關的。一項專利的誕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研發週期,這就需要企業在平時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研發上面。沒有這樣持續性的積累,手機專利很難和市場上的需求進行掛鉤或者匹配。

和華為相比,小米在專利這條路上走的有點坎坷

而小米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

,講究的就是一個字——!無論是手機系統,還是硬件,一年之內都有不同版本的迭代。比如,在全屏手機之後,小米即將推出一款摺疊屏手機。

這種專利的積累“”與手機迭代的“”之間,形成某種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也就是為何小米要不斷的擴充自己的專利版圖。

除了這個之外,其他公司的專利早已“跑馬圈地”,形成了固有的領地。而小米想在這些夾縫中求生存,就變得越來越艱難。如果小米再不突破這些專利的壁壘,後續也會變得越來越乏力。

和華為相比,小米在專利這條路上走的有點坎坷

03 小米眼前的危機

年前,小米的自拍杆因為涉嫌侵權美國Dareltech公司的專利而被起訴。

網上有一份法律文件顯示,美國紐約南區地方法院法官Alvin K. Hellerstein已經簽署了一份法律文件,要求小米在2019年2月8日,也就是中國春節的大年初四出席初審會議

而該美國公司聘請的律所為在三星蘋果的世紀專利戰中出戰的昆毅舊將做代理。可見,對方對於這起侵權案件是做足了準備。

而反觀小米,在收到對方律師函之後竟毫無應對措施,反而聽信相關知識財產律師的建議,以“碰瓷”來回應對方。

和華為相比,小米在專利這條路上走的有點坎坷

拋開這次危機來看,小米早已佈局國際市場,而對方應對外來競爭者很好的手段就是專利壁壘。比如,我們之前提到過的美國為了抵禦中國電子煙公司而頻繁提起專利侵權指控337調查

更何況,歐美市場本就是各種專利深耕區,想讓擁有一席之地,過強的自身專利優勢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華為為何能夠在國外市場擁有很大的佈局,還不是依仗其雄厚的專利積累?

希望雷布斯好好翻翻自己的專利家底,否則,真不知道面對這次危機,何來的底氣?

參考文章:

《小米四項專利涉嫌侵權,美法院要求2019年大年初四必須到庭》

《華冰聊專利:小米的專利生死劫》

相關文章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