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宫墙柳 玉搔头

纤纤红酥手

寂寞酒 锁春愁

往事难开口

—《宫墙柳》

这是今年最热电视剧《延禧攻略》的插曲,每当前奏响起,总是让我们想到那寂寞深宫中的尔虞我诈,身姿曼妙的妃嫔。都说宫中的女子荣华富贵享不尽,谁知她们内心寂寥无人陪,在这闲暇时刻,也只能用看戏来打发时间。

在剧中嚣张跋扈的高贵妃私下里却是一个十足的戏迷,不仅自己缝制戏服,唱起戏来更是有模有样,一生对戏痴迷,但最终还是怀恨而终。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除了妃嫔爱好听戏外,九五之尊的皇帝也对戏曲有着特殊的爱好,不仅会有戏剧班常驻宫中,更是在宫中搭建了戏台,供自己消遣。

在最新一期的《上新了·故宫》节目中,明星嘉宾周一围和邓伦就为大家讲述了关于宫中戏曲的故事。独家揭秘了畅音阁后台,其气势磅礴、巧夺天工,能“上天入地”的机关设计,更让众多故宫爱好者再次大饱眼福,欣喜不已。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能“上天入地”的畅音阁

200多年前,蜡烛电灯都没有的时代里,故宫里就已经可以开“演唱会”了?还是有升降台、能吊威亚,带音乐喷泉和全套音响特效的那种?你能想象的到吗?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如此现代化的形容并没有夸张,畅音阁就是这样一处所在。同样建于乾隆年间,与观照内心的小戏台不同,这座由乾隆爷亲自打造的大戏楼畅音阁可是需要担负重大“政治任务”和“娱乐任务”的,逢年过节所有的大戏都在这里上演,所以设备一定要顶尖、气势一定要足。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三层高的畅音阁气势有多足,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戏楼代表了乾隆爷的面子,所以三层戏台的命名也十分直白,从上到下分别为福台、禄台、寿台,意喻福禄寿,几乎就是最高等的祝福了。

众所周知乾隆爷爱戏,这畅音阁就是最好的戏台子,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各项设施仍能正常使用,这样精湛的建筑艺术绝对会让你感叹古代工匠的奇思妙想有多天马行空。

能吊“威亚”演绎空中飞人

先看一层寿台,这里不设立柱,是表演的主舞台。乍看空旷,细瞧不简单。凹陷的吊顶是可以活动,精美的仙桥也是可以移动的,仙桥墙上的铁环就是仙桥移动的“开关”。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跳过二楼先看三楼,福台里装着巨型绞盘和滚轮:这些运用于古代建筑里的装置配上绳索应该就能组成一个精巧实用的搬运系统。

再看二楼,禄台的地板全都是可以活动的,原来一层的活动吊顶就是二层的活动地板,拿掉活动木板之后,一二三层楼就被完全打通,像是现在的电梯井口,再配置上绳索和几条壮汉,一套“吊威亚”装备就齐全了,当演员和幕景一同从三楼降下来时,就是一副“神仙下凡”的景象。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通过井口还可制造撒花、下雪的氛围,舞台上的圆形孔还能制造烟雾,现代的演唱会不过也就是这些花样啊!真的可谓是皇宫里的演唱会水准。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与过去相比,现代剧院的这些技术就省力多了,只需一个传动装置,人轻轻按下按钮,瞬间就可以腾空而起,别说是上下移动,就是左右移动,甚至更难的动作都能实现,但相比于那个时代,这真的是很厉害了。

音乐喷泉自带混音特效

除了神奇的视觉特效,畅音阁还有特别的音响系统,昏暗的地下室就是秘密所在。地井内同样装有神秘绞盘,和上层的升降台一样,这里可以实现将人物从地面托出的特效,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则是用来喷水的,概念类似于音乐喷泉。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乾隆爷看戏时并不在畅音阁内,而是在对面的阅是楼内,就像在观众席上看舞台表演,没有音响的年代该如何解决声音的问题呢?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地下室四角内的四口旱井,就是古代工匠的智慧,声音在地下室聚集后通过四口旱井产生共鸣被放大,在畅音阁内部就形成了一套浑然天成的音响系统。

虽然音响设备看似先进,但是在传导和辨识度上还是有着不完美的地方,如今当我们走进剧院,全场360度的声音设备环绕全场,更清晰更震撼,并能通过现代技术实现左右声道等种混响功能,给人一场听觉盛宴。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戏里的世界,天地古今

你以为这些耗时耗力的设施戏对于乾隆来说仅仅只是娱乐这么简单吗?那你就真的是太肤浅了。

有史档记载乾隆爷亲改八仙戏衣的故事,以表明修仙之人不适合穿的红黄紫绿,身在帝位的自己和身居高位高位的人臣们更需得按下玩乐欲求。在乾隆帝的影响下,戏曲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成了晚清帝王帝后们的必修项目。不过随着朝代的盛衰,这戏也有了不同的意味。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不同于乾隆在戏中的自省,光绪帝的戏更多的是迂回的表达和试探。面对走向没落的晚清和强势的慈禧,这位年轻的皇帝也曾渴望有一番作为,冲破牢笼做一个英雄,只可惜三岁半就登基,从小就被慈禧垂帘听政的他并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面对慈禧他更多的是惧怕。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在《黄鹤楼》这出戏中,光绪帝曾亲自上演武将赵云。不敢也无法直抒胸臆的光绪,期望通过赵云这个独胆英雄以戏言志,表达自己想要亲政,想要改变国之命运的渴望。

但这改变又谈何容易?皇家政权在慈禧手中,光绪帝只是一个朝政的傀儡而已,他无法直抒胸臆,无法坐拥江山。最终光绪帝被慈禧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1908年,驾崩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享年38岁。

戏散了,梦也该醒了

《游园惊梦》是紫禁城里唱的最多的一出戏,从乾隆唱到溥仪,从歌颂爱情的美好到追求虚幻梦境的抑郁成疾,末代皇帝溥仪似乎只赶上了尾声的“惊梦”。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但梦会醒,随着最后一出《游园惊梦》的曲终人散,一个朝代过去了。见证了百年盛衰的畅音阁依然屹立,而这戏台子是这世上最后一块干净地。

因为在这里,可以暂时抛开现实的繁杂和痛苦。古代的帝王们爱戏,现在的年轻人爱追星和打游戏,本质上,他们的功效都是一样的。

吊威亚、移动升降舞台……这些现代舞台技术300年前就实现了

有的人像溥仪一样,把自己的迷茫、愁思与希望全都寄托于这虚妄,不愿再回归现实生活,惹得自己哀怨、亲人疏离。也有的人只是在这里短暂休憩,调整好心态后继续出发。

就如北漂的女孩在出租屋里加班到半夜,想着下周能去看一场爱豆的演唱会,瞬间就动力满满;中年男人在应付了几波难缠的客户后,把车停在停车场打几局“吃鸡”再回家,是一天最幸福的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