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2018年12月29日,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广东美术馆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平行展)开幕研讨会在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会议由展览策展人、美术史博士、《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主持,著名美术理论家、33当代艺术中心学术顾问皮道坚,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馆第六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划及文献展策展人王绍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第一回城市词典策展人李邦耀,清华大学艺术史论博士、策展人、第二回城市词典策展人段君,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美美术馆副馆长胡斌,艺术家、策展人沈瑞筠,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馆长宁佳,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杨彪,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讲师沈森,中央美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讲师鲁宁,艺术家Manifold小组成员王咪、史知元、吴昊、袁松、宗宁以及33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刘奕、执行馆长李听尘参与研讨。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开幕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回顾

研讨会围绕展览主题“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及展览作品展开讨论,策展人盛葳讲述了编辑的发展历史、编辑的手法与技巧,以及在今天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下,编辑所具有的特性和更多的可能性,阐释了展览主题“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的意义。这种编辑的艺术提供了看待艺术作品的方式,也提供了新的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策展人 盛葳(美术史博士,《美术》杂志副主编)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学术顾问 皮道坚(著名美术理论家)

33 当代艺术中心学术顾问皮道坚在研讨会上主要结合会议发言和展览、作品阐述了三点感受。第一点感受是他认为本次展览是城市词典系列展览的深入和拓展:从李邦耀策划的第一届城市词典,以宏观鸟瞰的角度观看现代城市的演变,到段君以“贩夫走卒”为题,以社会学角度切入城市生活,本次以“编辑部”为主题的展览角度更新、更深刻,并表达了他对城市词典系列展览的希冀与期望。

第二点是他认为本次展览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是策展人对人文性质和人文意义的一次思考。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媒体极端多样化的时代,也可以说我们处在一种被编辑的状态,我们应该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反省当下的生活。

第三点是关于美术馆、博物馆的功能转变。艺术机构需要把现实发生的很多作品及时地组织起来,以展览的方式呈现,使艺术家和作品与公众之间有更积极、更密切地沟通和联系,让当代艺术更好得在当下发挥它的作用。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特邀嘉宾 王绍强(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馆第六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划及文献展策展人)

作为广东美术馆第六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划及文献展策展人,王绍强馆长表示本次展览“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非常符合广东美术馆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平行展的主张和方向。在整个信息社会推进的过程中,得益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快速获得大量信息,但在信息带来某些事物的时候更要反思和冷静地思考。通过编辑,人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编辑的方法其实是一种能够介入生活、介入社会的很朴素朴实的工作方式,策展人正是把这样一种工作方式当做艺术生产的方式,借助展览表达出来。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嘉宾 李邦耀(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第一回城市词典策展人)

李邦耀是第一届城市词典的策展人,他在会议中主要提出两个观点。一是他认为当下人们的生活内容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操作方式,而人们对这种改变有着“断崖式”的反应:有人可以很好地接受新的、智能的生活方式,但也有人没办法适应。二是信息时代带来的改变加快了生活节奏,但不意味着减少节奏,人们更忙碌于不断地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变得更加功能性,信息更方便快捷的影响是两面性的。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嘉宾 段君(清华大学艺术史论博士,策展人,第二回城市词典策展人)

段君认为本次展览有新气象,一是较之前两届城市词典展览而言,本次参展艺术家更加多元。二是在于策展人盛葳在编辑工作上的职业特点: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以及展现过去一些有价值的工作。展览的前卫性在于策展人找到了一个切入口,把后现代的东西和30年代的东西连接起来,疏通了艺术史上下的关系,这是一种新的方式和创造。

结合本次展览,他认为“我们今天到了一个处理信息的时代,艺术生产是一种思考,是一种对我们过去信息的处理”。今天很多展览对于作品最后图像的呈现是流动性的,方法本身比作品更重要,强调关联化、哲学性、对抗性,强调思考的深度。这个方法对于艺术家而言是找到自己的角度或视角去创造新的东西。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嘉宾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美美术馆副馆长)

胡斌主要分享了他围绕“编辑部”一词引发的思考。在他看来,编辑部是一个权力系统,大家所接受的事物、历史,都是经过编辑的。但人们如果不接受编辑的内容,所接受的可能只是杂音,而不是历史叙事。因此人们需要做的是对叙事的反思和颠覆,通过对被编辑过的事物的再创造,纳入或修正过去被边缘化的部分。

胡斌还谈到在网络时代,信息背后的权力话语一方面是通过信息网络和操作系统来控制、渗透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复杂的反控制和反编辑。在这个环境下,艺术家能够做什么,艺术能够做什么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编辑部”一词则反映出了对控制与反控制、编辑与反编辑的命题以及艺术家在这个命题下如何作为的思考。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嘉宾 沈瑞筠(艺术家,策展人)

沈瑞筠主要是从自身经历出发讨论编辑的内容和个体思考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使每个人接触到的讯息更多,出行的便利使人们的见闻更丰富,这种亲身体验的感受和书籍、媒介中的内容会产生差距。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存在这样一种角度,既有编辑者个人的描述,同时留有每个材料自身的特色?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人们如何将它们转化为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或许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人类可以更好地将信息甚至智慧传递给下一代。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嘉宾 宁佳(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馆长)

宁佳对展览标题的关注更多在于“信息”“生产”上。大众现在的信息来源很多是被支配的,而艺术家则是希望通过艺术手段摆脱这种支配,提醒人们生存的现实。他提到“景观制造欲望,欲望决定生产”,认为大家今天策展的兴趣点会从主题的命题和艺术家的创作转移到艺术展览本身,是因为展览制造的是一种景观,这种景观会吸引人们的注意,或成为他们讨论和喟叹的方面。而这种所谓知识再生产的景观,需要警惕。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嘉宾 杨彪(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杨彪主要结合最近的研究工作与日常看闻分享对展览和作品的感受。他认为本次展览带有一种偶然性,包括吴昊对报纸的保留,盛葳对《中国的一日》的挖掘等。这种偶然性结合展览标题让他联想到了驯服偶然,且“编辑部”赋予了展览时间性和过程性,例如康剑飞的作品将过去的点滴重新编辑并以文本呈现。最后,杨彪认为艺术家不能被技术控制,而是应尊重媒介本身并保持开放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嘉宾 沈森(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讲师)

沈森对于展览主题的理解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实际上是编辑的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从这个角度看,本次展览是一个文本性大于视觉性的展览,且展览主题和参展作品咬合非常紧密:例如康剑飞和吴昊的作品是把日常经验归类做成文字性的编辑,黄可一、史知元、袁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信息从归纳、整理到解构的过程等。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嘉宾 鲁宁(中央美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讲师)

鲁宁分享了他关于展览标题的一些看法。就编辑而言,客观实在的编辑是不存在的,但客观实在的编辑部的存在使无形的编辑得以显现。在当今时代语境中,他对于展览标题的第一反映是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CPU,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编辑,庞大的信息传播一方面可以使过去被屏蔽的声音得以呈现,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泛滥,因此重要的是人们脑海中的CPU如何读取信息及呈现。

艺术家探讨

本次展览的部分参展艺术家也来到研讨会现场,分享各自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过程。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艺术家 Manifold小组成员王咪

Manifold小组本次的参展作品IMMOETALCITY最初的想法是用影像抛出一个长线的讨论——何为永生?如何创造永生?以一个影像作为序片,拉开“永生市”的序幕,探讨科技、数据、生活、艺术等问题。本次参展视频是系列视频的续篇,反映了对社会的反思和焦虑情绪。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艺术家 史知元

史知元首先分享了他对于展览主题的理解:编辑部可以代表展览本体,信息是所有艺术家参展的作品,收集、处理与再生产就是整个展览作品的有效展陈归纳,策展人精妙的点在于把这个过程引出来了。他的作品关注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加密,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数据的轰炸试图告诉你,你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而艺术家应该冲出来告诉大家你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艺术家 吴昊

吴昊的作品有废墟系列和报纸系列,所有作品的出发点都是围绕他的个人生活展开,尤其是报纸系列是艺术家在法国期间对社会现象的记录。在整理报纸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即使将报纸的图片换掉只保留文字,这些文字似乎同样适用于其他新闻报道,生活似乎是在不断地重复。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艺术家 袁松

本次参展作品《手机》是袁松在大学期间创作的作品,基于对信息复制、信息整合、信息滞后等问题的思考。在信息时代下,人与人之间联系更紧密,但并没有真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电话在袁松看来是新时代人与人之间相处特别集中的一个场景,他希望用电话来引起人们的思考。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艺术家 宗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职业艺术家)

作品展览

黄可一的3D打印雕塑是通过扫描自己进行3D打印,对打印的物体再次扫描、打印,如此循环往复创作的,每一次扫描和打印的过程都在发生信息的损耗;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黄可一,编号20181106-20181206,增强型尼龙玻纤

尺寸可变,2018

康剑飞将800G的硬盘资料打印成文本,通过数码、数据转换成文本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他的生活、工作和创作;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康剑飞,800G,书籍,尺寸可变,2013

Manifold小组则是以视频的方式来描述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中,信息是如何重组我们的生活的;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Manifold小组,IMMORTALCITY(影像截图)

视频影像,02'12'',2018

史知元版画作品的创作过程其实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视觉识别出二维码的形状,但无法用机器扫描出内容;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史知元,Q.G.Z,丝网版画

60×80cm,2016

吴昊的作品有绘画和报纸两部分,分别描绘和记录了一战时期欧洲的废墟和他在法国期间的社会现象;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吴昊,无题,纸本水墨、报纸,尺寸可变

肖般若的作品将很多经典艺术作品中的植物扣出来静置于花瓶内,讨论植物的象征意义在美术史发展中的变化;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肖般若,是花吗?,布面微喷、装置

尺寸可变,2014

艺术教育小组的作品是一件多人参与的作品,在与志愿者、观众的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交流重塑了艺术家,也重塑了参与者;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艺术教育小组,个人史,涂鸦、影像、图片、现成品等

尺寸可变,2010-2018

袁松的作品是通过同时在两部手机拨通电话,使两人在无意沟通情况下产生交流;而宗宁的作品来源于“三言二拍”中的故事,将故事以绘画和编导式摄影结合的方式进行表现。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袁松,电话,行为影像

尺寸可变,2015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宗宁,半拉山(后),连珠箭(前)

摄影,尺寸可变,2018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展览现场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 与会嘉宾合影

据了解,本次展览展期至2019年4月9日。

-END-

藏拍·艺术研讨|城市词典第三回“编辑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再生产”

资料/33当代艺术中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