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存款”門檻低利率高,該馬上叫停還是該鼓勵創新

“智能存款”門檻低利率高,該馬上叫停還是該鼓勵創新

各位嘉賓:

大家下午好!剛剛坐在這裡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非常尊敬的柴洪峰院士也在臺下,感覺非常高興。柴院士是我國金融業唯一的院士,我提議我們把掌聲獻給柴院士!

我本人沒有更多好介紹的,我介紹一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我們是一個新型特色智庫,幾年前中國人民大學校友、上海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人民大學捐了兩個億,其中一個主要的項目就是重陽金融研究院。我們研究院於2013年1月份成立,再過一個月就六週歲了。在美國賓州大學推出來全球150強智庫榜單中,人大重陽連續多年位列其中。上榜的中國智庫有7家,一直都有我們。在我國高校智庫排名中,近年來我們排名一般是在全國第二或者第三位次。2016年5月,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人大重陽執行院長王文是其中受邀參加併發言的十位學者代表之一。

關於監管科技,我的核心看法是:監管科技如何應用,可能主要還是理念的問題。對監管部門來說,加強監管要更多地藉助科技手段,而不只是用一些行政性手段。我們看到,剛剛央行官網上發佈,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召開關於穩定資本市場的會議,就特別強調減少對資本市場行政性干預。我覺得其他金融監管部門同樣存在這個問題,減少對金融市場行政干預,藉助監管科技加強監管。對金融機構來說也是理念的問題。金融業往往更關注用金融科技來創新一些產品和服務,在業務層面應用比較多。我認為藉助科技手段來降低合規成本,來提高合規水平,這方面空間還非常大。

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或者說監管沙箱,這個概念及應用是2015年開始從英國流行起來的,現在大家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監管部門應該更多地探索監管沙盒,更好地支持金融創新。但有人認為,我們現在監管沙盒其實已經非常多了,比如說各種試點就是監管沙盒,只是沒有直接叫監管沙盒而已。甚至有的人就提出來,我們現在已經是監管沙灘了,到處都是監管沙盒。我認為監管沙盒作為一種理念,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在一個小範圍內,在一定區域內,監管部門允許相關機構就產品和服務創新進行先行先試,成熟了我們推廣,不成熟我們就到此為止,創新風險總體會更加可控。藉助監管沙盒,在一個特定範圍裡面,容錯機制會更加靈活一點。對金融行業,監管沙盒有著重要和積極的意義。

從我國金融業的實踐看,不少地方、很多領域在應用監管沙盒,但我覺得這樣的應用還可以更多一些,沙灘也沒關係。

“智能存款”門檻低利率高,該馬上叫停還是該鼓勵創新

最近,關於民營銀行有幾個話題大家比較關注。我認為對民營銀行監管,可以進一步地運用監管沙盒的思維。前一段時間網傳互聯網貸款管理辦法正在徵求意見。對互聯網貸款的監管,是不是就可以應用監管沙盒的理念,在少數幾家特定的銀行,比如說以互聯網為主要模式的民營銀行,就是我們大家平時說的互聯網銀行,允許他們更進一步探索,而不是對所有的17家民營銀行甚至所有的商業銀行都劃一個標準,規定互聯網貸款、聯合貸款佔比不能超出多少。這方面,完全可以運用監管沙盒的理念來進行探索。

這幾天大家注意到有一些銀行推出了智能存款。所謂的智能存款,其實是定期存款收益權轉讓和定期存款質押而形成的產品,收益比一些理財產品還高。現在寶寶類產品7天年化收益率普遍跌到2.5%以下,所謂的智能存款年化收益率有一些能達到4%以上,很受關注,老百姓也歡迎,然後看上去是存款感覺也安全。我認為,對此監管部門也應用監管沙盒的理念,挑一些相對規範的銀行,允許他在這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這其實也是利率市場化的實踐。2015年10月24號開始,我國存款利率上限從理論上來說已經放開了,事實上我們還有市場利率自律機制、窗口指導等形式的約束和干預。但利率市場化總歸是要實現的,我們是不是可以允許一些銀行在存款利率市場化方面步伐更快一些?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通過一些監管科技的手段來進行更深的探索,允許部分銀行做更多的創新。我唯一擔心是智能存款的流動性性風險管理問題,只要把這個問題把握好了,我覺得風險總體是可控的。

“智能存款”門檻低利率高,該馬上叫停還是該鼓勵創新

簡單地總結一下,基於監管沙盒的理念,允許這些正規的金融機構開展更多的創新,或將有利於整個銀行業甚至整個金融業的改革和轉型。我們要通過這些良性創新,發揮良幣驅逐劣幣的作用,這樣我覺得能夠讓整個金融市場秩序會更加好,金融業將可以更健康穩健發展。所以監管科技以及監管沙盒的應用,我覺得還有很大的空間。

我認為,金融創新包括很多方面,銀行一直在進行很多金融創新,不是非銀行機構、非金融機構的創新才是創新,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金融創新對象是金融業務,還是要遵守金融規律和監管規則。當下很多所謂的金融創新,我覺得他並不是創新。有一些所謂的P2P網貸平臺,跟金融業務並沒什麼關係,其實就是坑蒙拐騙,金融詐騙。

有些人認為,那樣的P2P是偽P2P。那些是不是P2P我覺得可以討論,但是它們真的不是創新。但是這些年我們投資者教育做得非常不夠,所以往往容易把那些創新當成是所謂的金融創新。問題往往就在這裡,而且這個問題是比較嚴重的。什麼才是創新?創新是在遵守底線的前提下進行的改良甚至是變革,這個才是創新,否則就不是創新,那是胡來。

“智能存款”門檻低利率高,該馬上叫停還是該鼓勵創新

對新技術,我認為一方面要積極擁抱,一方面要謹慎對待。上世紀,胡適先生關於治學態度講了八個字,我覺得講的很好,這八個字是: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對於新技術,第一我們積極擁抱。我們要關注技術的變化,要積極去應用。就像網聯,就有很多新技術的應用。如果網聯沒有采取分佈式架構,你峰值9萬筆每秒是很難處理的,像幾大卡組織,VISA、萬事達他們據說峰值也就兩三萬筆每秒。所以一定要密切關注新技術變化,金融企業科技型企業都應該更敏銳一些。

第二,還要敬畏新技術。對新技術背後的可能風險應更謹慎,不能太自信。我有時候在一些場合聽到一些科技公司講大數據技術,剛才也聽到區塊鏈技術的一些應用,說得神乎其神,我覺得沒那麼神,真的不要太自信。我們經常講大數據,其實現在大多數所謂的金融科技企業,你擁有的這些數據遠遠談不上大數據。即便是幾大互聯網巨頭,阿里系掌握更多的是電商數據,騰訊系更多的是社交數據,都是消費者行為數據。金融機構掌握更多的是金融數據,轉進、轉出以及資產負債等;工商部門有工商登記信息,稅務部門有稅務信息。我們所謂的“數據煙囪”“信息孤島”等現象還是非常嚴重的,你所有掌握的數據都不是大數據,你不要太自信,我們所謂的千人千面的客戶畫像遠遠都還沒有做到。所以要敬畏這些技術,你要看到它不夠完整,不夠完善。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我們所謂的這些大數據風控模型還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檢驗。在美國次貸危機之前,很多人說次貸非常好,解決了很多金融難題,但經歷一個經濟週期之後,誰在裸奔誰在裸泳就看得一清二楚了。所以,對新技術及其應用不要太自信。對技術可能帶來的顯性和隱性的風險,還要給予高度關注,還要持續研究,很多時候我們積極應用新技術,但是結論不要下太多。

我們其實對網聯有很多期待。原來從銀行的角度看,客戶通過支付寶支付,在銀行賬戶上只是一筆金額,至於是買尿不溼還是買本書我都不知道,在微信上可能也是這樣。現在網聯來了,我們希望網聯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當然我覺得這還需要有一些制度上的安排,比如說強制的信息共享以及數據分享標準等等。網聯任重道遠,我們非常期待。

金融科技將助力金融業深刻變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掉隊。但技術有邊界,我們需謹慎。

(根據作者2018年12月20日在2019中關村金融科技論壇暨第六屆普惠金融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智能存款”門檻低利率高,該馬上叫停還是該鼓勵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