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乱,皇帝逃,大将一心为主,被利用却不自知,一击下皇权旁落

说到中国的历史,强汉和盛唐是无可绕过的话题,前者给了一个民族坚韧不屈的脊梁,后者将华夏之繁华和鼎盛传遍天下,这是每个九州子民至今所引以自豪的。虽然唐王朝拥有289年的国祚,可是我们每每谈及更多的却是安史之乱前的浩瀚帝国,说到唐玄宗,笔者对其是又爱又恨,对于其将一手开创的强盛大唐而推向覆灭,至今都留有遗憾!

王朝乱,皇帝逃,大将一心为主,被利用却不自知,一击下皇权旁落

公元755年,安禄山公然造反,震惊历史且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拉开序幕,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力超过15万,浩浩荡荡的向长安杀来,叛兵杀气腾腾,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州郡城镇纷纷开城投降,就连当时的西安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没能阻挡其脚步,很快洛阳陷落,朝廷惶恐,叛军通往长安的路途只剩下潼关作为最后一道屏障,为此唐玄宗于次年某日拂晓带着重要的宗室成员出逃首都,留下了惶恐不安的长安百姓和大批官员。

王朝乱,皇帝逃,大将一心为主,被利用却不自知,一击下皇权旁落

话说一路逃亡,人群是又累又饿,终于来到一个叫做马嵬驿的地方,而著名的马嵬驿兵变即拉开了序幕,因为安史之乱就是以诛杀杨国忠为名的叛乱,再加上杨国忠此人奸诈而小人,所以龙武大将军就怨恨杨国忠,有意趁此时机将其杀死,这才有了军士哗变,杨国忠被杀,连带着其儿子还有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也一并被杀,杀红了眼的军士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理由是怕杨贵妃日后清算,就这样杨贵妃也随杨国忠而逝,这就是历史上所展现出的马嵬驿兵变时的场景。

王朝乱,皇帝逃,大将一心为主,被利用却不自知,一击下皇权旁落

陈玄礼此人对唐玄宗是忠心耿耿的,他的崛起也伴随着唐玄宗叱咤风云的一生,当初的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陈玄礼誓死追随,居功至伟,见证了李隆基先天政变中对太平公主的绝情,对上官婉儿的狠辣,他热血于唐玄宗开疆拓土的魄力和治下的手腕,唐王朝的开元盛世在强绝帝王的治理下而光耀四方,陈玄礼对那个励精图治的唐玄宗是发自心底的拥护和敬畏的,可是在其后期执政中,却变的昏聩无能,宠溺奸逆,陈玄礼作为忠实的拥护者是发自内心的想劝谏,终于叛乱来临之际,给了他最好的抉择,而这场兵变,就是大将陈玄礼趁机诛除唐玄宗身边奸逆的一次绝好时机。

王朝乱,皇帝逃,大将一心为主,被利用却不自知,一击下皇权旁落

陈玄礼于是诛杀了杨国忠和杨贵妃,为此他的清君侧可谓是完美完成,笔者在想,当此时陈玄礼因为诛除奸逆而心里展现出丝丝喜悦之时,是否想到,他此次的所作所为是弊大于利,亲手毁灭了唐玄宗当时所遗留下为数不多的威望呢?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被人当了一回枪使呢?

陈玄礼是明面上执行政变的倡导者,但是从当时的情形来看,随驾保护的军士共有三千余人,其中有二千人是太子李亨的,换句话说,陈玄礼如果想要发动兵变就必然要解决太子所带兵力的问题,所以太子才是那个幕后黑手。

王朝乱,皇帝逃,大将一心为主,被利用却不自知,一击下皇权旁落

太子李亨虽然贵为太子,但是杨国忠让其地位很是动荡,处处与其作对,太子是唯唯诺诺数十载,于公于私不仅可以报一箭之仇,以及摆脱唐玄宗的束缚,可谓一箭双雕。如若兵变成功,不仅政敌被诛,而且高高在上的皇帝唐玄宗也将威信大跌,或者更成功一点的话,在兵士被点燃情绪的那一刻如果出现弑君也无不可能啊。

只要兵变成功,太子李亨都是最大的受益者,摆脱唐玄宗对其束缚可谓就在眼前,所以马嵬驿兵变是一个大将想要维护帝王,太子想要打击政敌,掌控乾坤的一场不同目的下而走到一起的策划。

王朝乱,皇帝逃,大将一心为主,被利用却不自知,一击下皇权旁落

唐玄宗作为政治中的老手,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太子李亨的幕后推手呢?可是此时此刻的玄宗能够如何呢?所以此后才会出现唐玄宗西下蜀中,而太子李亨却北上灵武的分道扬镳,这是帝王家的无可奈何,从此也迎来了李亨灵武称帝,遥尊玄宗为太上皇,一代叱咤风云的皇者也终究落得个皇权被夺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