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致敬金庸:

大侠仙逝,但大侠的家国情、侠客梦、浩然气永存。

江湖的步伐从不曾停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广西桂林山水 △)


(一)

广西的江湖,不是阳春白雪、小桥流水,不是塞外孤烟、牧羊策马。

广西的江湖,是白酒、米粉、粽子,是壮锦、山歌、铜鼓,是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大明山,是青山秀水、花山崖画……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广西民族图景 △)

广西的男人可以在酩酊之后称勇斗悍,也可以在面对敌寇时变成骁勇狼兵,娇蛮的女人可以唱起山歌大胆表白情意,也可以如明朝瓦氏夫人冲锋陷阵、抗倭杀敌。

广西人的侠气,是慵散与平凡下暗藏汹涌的悍勇,是家国担当之下的巾帼柔情,是安于山水的淳朴之心。

广西两千多年历史,有刀光剑影、铁血柔情,有家国情怀、狼兵烈马,还有古墓探秘,玄幻密云……一幕幕、一桩桩,皆是江湖的缩影。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桂林 △)

(二)

2200多年前秦军未进岭南时,这是一片未尽开发的神秘荒土,在此上演的,更像一部充满玄幻色彩的丛林求生记。

这里世代居住着百越(西瓯、骆越)人,他们剪着利落的短发,带着插满羽毛的头冠,额头、脸上、身上涂满青黑色的符纹,青年人拔掉门牙或犬牙作为成人礼。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古越人雕题 △)

他们能歌善舞,爱吹芦笙,喜爱铜鼓、擅划龙舟,以狩猎为生,吃虫、吃螺、吃鱼生,以鼻饮水,搏斗以断头为荣,更擅巫蛊、占卜、祭祀之术。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广西人吹芦笙 △)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花山崖画 △)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广西师公戏 △)

同时,他们又有着最原始奔放的男女关系,没有礼教的约束,男女可以同川而浴,他们婚姻自由,敢爱敢恨,女性光明正大与男子恋爱,可以群婚、对偶婚、歌婚……

恒古而来,寒暑交替,这片土地上的丰饶山水和悠然生活着的人们,处于相对的静态,日月轮转,生生不息。这田原牧歌的平静状态,随着公元前219年秦军进入岭南而彻底被打破。

这些被称为“南蛮”的部落民族开始潜移默化的接受汉人文化,他们脱下身上的兽皮,穿上符合汉制的布衣,放下手中的猎刀,服从汉人的礼仪,接受来自中央的汉人统辖。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忻城莫土司衙门 △)

生存的艰辛,严酷的现实反复磨砺着古越人的性格,逐渐形成了一种强悍、峻烈而轻死的蛮风,在历史上曾以“好勇”著称。

明代的“狼兵”所向披靡,成为抗倭劲旅,从东南沿海一直打到朝鲜汉城,还曾在宁远大战中以6000驻城兵力,以一当十的打退了当时由努尔哈赤率领的6万八旗兵。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明朝广西狼兵 △)

这种悍勇之风现代尤存,顽强作战的桂军就被国人誉为“蓝布衣的斯巴达!”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桂军 △)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桂林保卫战 △)

忆往昔,文明进步与生活激荡一并到来,声教文馨和传承持守轻重孰属;暮回首,有欢迎,有抗拒,都无可逆转地成为大中国的一部分,有愉悦,有痛苦,都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三)

山,常是一个门派的依靠,五岳剑派、昆仑派、天山派……但凡叫得上名的大山,都可发生数不清的故事。

而广西能自成一派的山,当属大明山。广西2000多年波澜壮阔的激越变化,许多就发生在“大明山—桂中西弧山系”(北接都阳山向东摆至九万大山,南接十万大山)沿线左右,梳理历史,可记叙的大事历历在目,大都与“大明山—桂中西弧山系”有隐约或直接的关联:

  • 广西最大规模的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群,发现于大明山下马头镇,证实此地曾有“方国”之实;
  • 古藉记载的广西原住民——西瓯、骆越,分别活跃在大明山以东、以西;
  • 秦汉时期,“大明山—桂中西弧山系”以东,中央政权统治初形成,以西,统治短暂进入;
  • 唐初,桂西地区广设羁縻州县,建立邕州都督府,邕州(南宁)一跃成为中心城市;“大明山—桂中西弧山系”以东,上林、宾州、迁江、澄州等正州正县出现,以西,羁縻州县集中出现;
  • 唐宋岭南西道政治新轴线,桂州—柳州—邕州轴线形成;于上林现唐城唐碑;
  • 宋初,宋越熙宁战争,交趾屠城邕州;宋代大南国设“都”邕州,狄青指挥归仁铺大战,大败侬智高;
  • 明代,南丹卫迁入上林;千年土司(羁縻)思恩府移府治大明山下;王阳明平定八寨起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上林一住54天;南明政府设“都”邕州;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西进;
  • 民国初年,陆荣庭踞守南宁(武鸣),经营广西;
  • 抗战时期,昆仑关战役爆发;
  • 新中国后,从桂西壮族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全省,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大明山风景 冯汝君摄△)

纵观几万年直到近现代的漫长跨度,人类一波又一波在东亚、东南亚大地上先从南向北,后又从北向南的迁移,大多要越过“大明山—桂中西弧山系”,这是必经之道。

而无论朝代如何变更、四季如何轮转,民族的血脉依然流淌在这片土地,古越人的热情、骁勇、蛮狠、淳朴、正直的性情,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江湖心、侠义肠。暮回首,在这片土地上演的数不清的英雄儿女事迹,成为整个民族历史的绝响。

江湖不曾止步,侠义永在延续……

广西的江湖,穿蓝布衣的“斯巴达勇士”

(△桂林西街 △)


编辑/三璞 校对/司令小兵 南越飞哥

参考书目/《回首白云低》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