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帝国主义

中国曾有过一段特殊的经济政治史,大概发生在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可以称作古董复辟帝国时期,这段时期时局错综复杂,很多之前不会发生的事情都陆续发生,很多人物也都登上历史舞台或者说更高频率地做出影响历史的事情。20世纪初期的义和团运动让更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其中当然包括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8月15日联军的抢劫便开始了,而劫掠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一时间北京陷入混乱,不仅仅是联军军人,还有土匪,义和团残党,甚至普通市民都加入了这场抢劫。皇家财产,达官贵人的府邸,富庶的人家,甚至佛教寺庙都成了被抢劫的对象,颐和园也被俄国人抢劫一空。经过这惨痛的庚子国难,很多财宝流出国门,它们不再是贵族阶级的专属,平民百姓或者别的什么人也都通过这次事情获得了一些,这也是中国高端艺术品国际化的开端,中国古董开始变得值钱了。之后的几十年,外国人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购入中国艺术品,打着考古研究名号的掠夺性行为也开始有了。初始,很多海外买方是自然人,很快庞大且专业的机构便加入了中国古董交易,这基本上是1912年之后的事情了。

1911年十月间,时局骤变,大清摇摇欲坠,满清贵族溥伟建议皇帝太后变卖古董,毁家报国,变笔钱出来,怎么都用得到,于是与满清贵族早就有亲密接触的日本势力登上中国古董交易的舞台。

1912年2月,日本山中商会一次性把恭王府世代的收藏品买下(除书画类),使得山中商会名扬天下,老板山中定次郎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收购中国古董的商人。

定次郎进入了恭王府,府邸相当大,比如仓库,专放如意的如意库,放书画的书画库,放古铜器的铜器库,像这样的库就有几十栋......库里的东西上,竟然积着十五毫米左右的灰尘。仅翡翠首饰,就非同寻常,实在华丽,即使卖给妇女做发饰,一粒也可卖四五千。而对方就像抓豆子或者金米糖一样,用双手抓过一把来,问:“这些你出多少钱”......

——《山中定次郎传》译

山中带走这一批古董,1913年这些东西里的一小部分出现在了伦敦和纽约的拍卖行里,我们拿数据说话,纽约共拍出536件,总金额27万多美元,伦敦则卖了3万美元,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而恭王府仅仅从山中定次郎那里拿到了很少的一部分钱(一说40万,一说90万),但就是这一笔钱,也让残破的满清势力得以续命。

1916年肃亲王变卖了自己的一批宝物(18克拉的钻石,翡翠柱等),发动了一次所谓的满蒙独立运动(当时要蒙古和东北满洲独立,给满清留条后路的战略)后又抵押祖产土地、森林、金矿等不动产从日本大财阀大仓喜八朗处借100万,之后肃亲王现金流不足,还贷的时候又多次用古董变卖来还债。

1924年对满清皇室来说,是悲痛的一年,进驻北京的军阀冯玉祥把满清皇室赶出了紫禁城,答应给予满清皇室的优待也都成了空话。这时,满清皇室质押一大批古董珍玩,从北京盐业银行处借白银80万用于生活。

随着一战的结束,世界经济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对中国古董的认知程度也逐步提高,成了不断升值的优良资产。这里比较典型的一件事情就是恭亲王质押了一件非常重要的珍玩给三菱财阀——唐代颜真卿的《自书告身贴》。这曾是乾隆御用之物,贴上还有米芾、蔡襄、董其昌等历代名人留下的痕迹。颜真卿的真迹留在世上的只有两件,这件《自书告身贴》是无尚的珍宝。1930年这笔贷款到期,满清方面还不起这笔贷款,三菱财阀便把这件宝贝以3万的价格出手给了大收藏家中村不折,至今收藏在东京的书道博物馆中成镇馆之宝之一。

古董帝国主义

唐代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局部)

东京书道博物馆藏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三省,满清贵族又出让一大批古董珍玩,其中包括宋徽宗赵佶的《五色鹦鹉图》和南宋陈容的《九龙图》(这两件后都收入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次年,伪满洲国建立。

古董帝国主义

北宋 赵佶《五色鹦鹉图》(局部)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2017年,日本藤田美术馆拿出31件馆藏珍宝去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得18亿的高价,其中就有一幅陈容的《六龙图》,卖了约3亿元人民币。

古董帝国主义

南宋 陈容《六龙图》(局部)

2017年纽约佳士得

1935年后,溥儒又出售了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及晋代陆机的《平复帖》(张伯驹先生以高价购得,后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以维持。

古董帝国主义

唐代 韩干《照夜白图》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在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以后,东北局势稳定,满清不用再靠卖家当过活。而从1911年清帝退位以来20年间,满清贵族们从吃喝用度到复辟旧王朝所用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靠变卖古董得来。这一时期,有妄想复辟的满清势力,也有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也有呕心沥血保护国宝的人士,不得不说,1912年以后的满清王朝完全称得上是古董帝国主义。

这个特殊的时期,国际古董商人收购中国古董主要是由满清贵族处购得,而藏匿于民间的货,来源则更有趣一点。比如1918年开始的宋代巨鹿城的挖掘,让一批新鲜出土的磁州窑瓷器充斥了市场,今天全球能够看到的一些馆藏级别的磁州窑瓷器几乎都是来源于这一事件。

古董帝国主义

当时一份会计清单明确说明这里的磁州窑系钵是出自巨鹿

这是一个我国古董艺术品大量流出的时代,最有价值,流通性最高的一批东西大量去了富裕的海外,像是在一片绿叶上撒盐巴,叶片内浓度低于外部,水分便会渗出,我们这个民族精美的器物从汉唐时便向外输出,时至今日天翻地覆,文物回流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当然,代价也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