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 美 · 好 · 书 · 系 ·

发现商业之美、发现生活之美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戴舒丰

琉璃艺术家&中国琉璃第一人

1997年赴英学习琉璃艺术。2000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系任教。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琉璃艺术专业,建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琉璃艺术专业委员会。

2000年举办了琉璃艺术个展“戴舒丰琉璃艺术展”,2001年参加“国际科学与艺术展”,2013年参加卢浮宫举办的国际非遗文化作品展。

本文选自《向美而生:众人受美的召唤》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01

印象记

一院子的阳光。两棵樱桃树。我们站在阳光碎影里,伸手摘取枝头的果实,仿佛回到了无忧的孩童时光。

艺术家戴舒丰的工作室,位于北京远郊的一个地方,翠华山脚下。出租车开着开着,恍惚已经找不到路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院子神奇地出现在眼前。

这次采访不像是采访,倒更像是一场郊游,我们在樱桃树下聊天,在他自己设计、建造的房子屋顶远眺天空,在他的琉璃烧制车间与作品间徜徉穿行,或是坐在硕大的灶台边上享用他亲自做的铁板烧。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话题自然而然落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

琉璃是意外的艺术,也是一场发现之旅。无比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及相伴相随的精细控制,近千摄氏度的高温的熔化,还有琉璃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都深深吸引着戴舒丰。继而,他开始发现琉璃这种材料所蕴含的某种特性,如脆弱与锋利,都与人性何其相似。这也引领着他往艺术更深更远、也更广阔的领域去探索。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戴舒丰作品《静谧的海底》

戴舒丰说,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他说,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每一根毛细血管,都要发挥到极致,让它们都去享受,去体会上帝给我们的礼物。

草香,花香,生活,艺术——无非都是,上帝给的礼物。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02

访谈录

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周华诚:您现在的创作主题是什么?

戴舒丰:关于人性方面的。这是当代的一个话题。让传统工艺和技术走向当代。

任何文化,如果一直停留在过去,不往前走,不发展,那就没有未来。所以我们就要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的出路,这会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

我可能会做系列传统人物,即把传统的人物还原到人性的角度。用的是最传统的造型、工艺和最现代的表现手法。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戴舒丰作品《消失的白》

周华诚:这些琉璃作品是在哪里烧制的?

戴舒丰:就在这里。灵山梵宫的《华藏世界》是最大的一件琉璃作品,也是我们一个团队做的。

琉璃工艺特别多,特别复杂。做完模具,还要翻成硅胶模,硅胶模上面再翻蜡模,把蜡修好之后,再翻成耐火石膏模,然后再把蜡脱出来,脱出来之后反过来再把琉璃放进去烧,让它慢慢熔化,再通过升温、恒温、退火,一点点把应力消除掉才形成。

消除之后,琉璃的硬度也合适了,就不会裂了。越大越厚越麻烦,当然,小也很麻烦。

前面是雕塑的工序,然后才是琉璃的工序。琉璃的工序最后是铸造,铸造完之后冷加工,打磨、抛光。

尤其是需要抛光,你才能够解放它,让一块琉璃在你的手里面变成一个晶莹剔透的物件。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戴舒丰作品《漂移的融化》

周华诚:琉璃的创作就是工艺本身。

戴舒丰:我们的创作,其实就是工艺的本身。只是环节很多,每一个环节的创作都要有不同的思考。首先你要了解不同的材料,每一个工艺,像石膏、琉璃钢、硅胶、蜡……各自的特性是什么,怎么控制它。

艺术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本身

周华诚:您现在的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定义它?

戴舒丰:我大部分时间在北欧的芬兰。在那边做点琉璃,也做点研究,其实是一个半退休状态。

周华诚:其实艺术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本身,就是教人怎么去生活。

戴舒丰:我这儿有两棵樱桃树,自己设计了铁板烧。铁板烧的火是三相电的,我烧琉璃也是三相电的,我经常在烧制琉璃的窑里面烤火鸡。这里有桑拿房。冬天和秋天,我的书房可以直接感受外面草木枯黄。我这里经常被家居杂志报道。

在吃喝玩乐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吃喝玩乐。工作都是捎带的。这就是我现在的状态。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周华诚:我觉得这个很奢侈,这是心境上的。您要真的能够远离市中心,远离城市,需要心态上的富足。

戴舒丰:这个真的值得去探讨一下。你说云南山区的人,他们真的就不如北上广的人幸福吗?大城市很多年轻人,有文化,却在疲于奔命。为什么他们要待在北上广,就因为北上广的机会多,能够挣钱。他消耗的东西呢?你的获得,跟你的投入,完全不成正比。

一个有文化、有深度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首先得对生活禅意有理解。你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为了更好地生活,要提高对生活的感受能力。

用艺术的方法来享受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周华诚:您现在生活和创作所占的比重如何?

戴舒丰:现在一年当中,就三四个月在创作,其他时间在生活。确切地说是,在生活中体验和感受。

无论你做当代的也好,做传统的也好,做观念的也好,创作如果没有生活,没有感悟,你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形而上的东西。艺术还是需要你去体验的。

这就是我的生活理念,和艺术理念一致。让我们的身体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极大的释放和享受。无论是哪一方面,每一根毛细血管,每一个感官,都得到极大的释放。

周华诚:这种身体的敏感度,对艺术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戴舒丰:非常重要,因为你能够捕捉到很多精彩的、精微的细节。艺术家往往都是很敏感的,神经质的,他能够捕捉到特别微妙的东西。这种微妙的捕捉,还在于你平常的训练。所以要把我们每一个毛细血管都训练到超级敏感的状态,捕捉到那些瞬间。

一个人,原来还可以这样子生活。我们吃刚摘的樱桃,配着好红茶,或者是清茶,原生态的东西。你在跟自然的接触当中,真正回归到这种状态。

科技发展太快了,我们跟不上了。跟不上怎么办呢?那就从最原始的状态里面去捕捉,重新找回人性。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周华诚:当时为什么会对琉璃材料特别感兴趣呢?

戴舒丰:琉璃这个材料非常吸引我,在于它琉璃材料的特性,非常适合我来表达我的东西。它对光的运用,对虚实空间的运用,它的透明度,清晰、混沌的演变,它的脆弱和坚硬、锋利,都很吸引我。尤其是它的脆弱和锋利,是人性里面两个非常有魅力的地方。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戴舒丰作品《光的痕迹》

周华诚:与人性相通的地方。

戴舒丰:对,材料的特性和人性。我们在研究的时候,慢慢地研究到材料自身的精神,把人的属性和材料的属性结合起来,我认为找到了比较适合我开发和研究的一个材质,所以产生兴趣了。那四年的学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戴舒丰作品《莲的心事》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本文选自《向美而生:众人受美的召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1

《向美而生:众人受美的召唤》这本书,是为诠释灵山及拈花湾所倡导的禅意生活为核心的美学境界而著。

创作团队采访了十六位学者、艺术家、建筑师、生活美学家,围绕灵山现象,探究与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东方式人文生活方式与现代人的精神诉求,我们希望它对于中国的新工匠和新工匠精神,能有所助益。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向美而生

与美好邂逅

马上预订

遇见美好|中国琉璃第一人戴舒丰:生活不是越贵就越好,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