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儿,从出生起就备受全家人的关注,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家长也是竭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

但也正因为“太爱”孩子,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会迷失方向。

很多时候,太用力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是滋养,反而可能害了他。

所以,在此也想提醒各位家长,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

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1、给孩子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基本上是每个家庭都有的通病。有了孩子以后,什么都以孩子为先,凡事他最大,这种没有节制的爱很容易让孩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父母。

赵薇曾在节目中跟几位妈妈分享孩子的教育方法时说过,不能让孩子在家里有那么高的地位,那样,在父母老了以后他也觉得你不重要,要和他们平等相处。

这句话不知戳中了多少家长的痛处。每个宝宝都有敏锐的嗅觉,从小在家中数他最大,以他为先,父母的这种做法会让他有一种“自己高贵,别人廉价,自己是主人,别人都是仆人”的感觉。久而久之,他便认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长大以后,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发现,这个世界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就很容易有挫败感,从而丧失了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2、毫无原则地袒护他犯的错

每个孩子都会做错事,那么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会怎样处理呢?

曾经在外边吃饭的时候,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妈妈坐着玩手机,孩子就在饭店里到处乱跑,还大喊大叫,妈妈依旧是无动于衷地看手机,完全没有制止的意思。服务员上前提醒这位妈妈,孩子这样大喊大叫会影响其他客人,希望妈妈能制止一下。没想到这位妈妈反而提高嗓门说:“他一个小孩子,我怎么控制,总不能不让他说话吧,况且小孩子不都这样吗”,似乎在责怪服务员的“不通情达理”。

本以为服务员会无奈走开,没想到她依旧微笑着说:“爱吵闹的小孩我倒是见了不少,但是像您这样完全不制止的家长我倒是头一次见。”

这位妈妈才注意到周围人不满的眼神,站起身拉着孩子边走边说:“真是的,你们都没孩子的吗?”

都说一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至少有一个熊家长,这位妈妈就算其中一位吧。

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很多人在孩子犯错以后会以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之类的话来草草了事,殊不知这就已经在孩子小小的内心中种下了“自己没错”的意识。这对孩子的是非观以及性格形成是很大的误导。

都说孩子小,不懂事,其实不然。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他很懂得通过察言观色来实行自己的下一步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父母训孩子的时候他们会跑到爷爷奶奶的身后,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会袒护自己。

所以孩子在做错事情的时候该教育就得教育,一味袒护只会让他在成长中形成不正确的是非观,做出一些出格甚至更严重的事情。

比如:十岁男孩故意猛推孕妇,只为看一看孕妇摔倒以后会不会流产;5岁男童用小刀割断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绳,施工人员险些坠楼,只因为嫌施工声音吵到了自己看动画片;两个孩子从24层高楼往下扔东西,砖头砸中准新娘,致其当场死亡,只因为无聊......

这些让人触目惊心新闻无疑在提醒着每一个家长,就因为孩子小,没有是非观念,所以当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才更应该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再小的孩子也会长大,也有走上社会的一天,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很可能让他们做出有严重后果的事情,到时候家长真的是肠子悔青了都没用。

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3、代替孩子做任何事

中国家长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管得太宽,尤其是家里的老人。饭菜永远是送到嘴边的,衣服永远是张手就来,水果永远是削皮切块等着来吃......

这种毫无选择的“替代”,在他们看来可能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实则是害了孩子。在该培养他们独立性、动手能力的时候通通包办,导致孩子是越来越懒惰,甚至有的孩子都上了大学还要把脏衣服打包寄回家洗。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过这样一个事情:一个孩子平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什么事情都由父母代办,他只要读书就好。结果在上大学第一天的中午,他站在食堂,面对各种各样的饭,打电话问妈妈:我今天吃什么饭?

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却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父母包办一切的后果,孩子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了。对于这样的父母,我们该说他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呢?

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前段时间爆红网络、频上热搜的“朱雨辰的妈妈”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尽管朱雨辰自己厨艺不错,但他家的冰箱里还是永远有妈妈准备的半成品的菜。朱妈妈认为,看到儿子自己动手做饭,她就会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就是这样一位用整个生命在爱儿子的母亲,把朱雨辰从《奋斗》中那个开朗帅气的华子变成了人尽皆知的“中年妈宝”。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爱孩子的方式,在父母眼里,不管孩子多大,都是小孩,他们迟迟不肯放手让孩子独自去成长。所以很多人不够独立、过分依赖父母,不是他们没有长大,而是有一个迟迟不肯放手的家长。

其实每个孩子的能力都远远超过了家长的想象,所以放手让孩子去成长,这才是对他真正的爱。

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4、对孩子过于大惊小怪

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家长:孩子蹒跚学步,一个重心不稳摔倒了,孩子还没怎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冲过去,也不管孩子有没有事,抱起来就是一通乱哄。本来好好的,一见家长这样,孩子便无比委屈地哭起来。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对于孩子来说,摔倒、磕碰都是成长必经的阶段。如果怕孩子摔倒就不让孩子走路,那他何时可以站起来?如果怕孩子被磕到碰到,那他如何来探知这个世界呢?

我一个同事家的儿子总是喜欢去按饮水机的开关,以前她总是告诉孩子“烫”啊“烧”啊“危险”啊之类的话,但孩子还是跃跃欲试。于是有一次她拿着孩子的手放在饮水机热水的开关上,感到烫以后,孩子立马把手缩回去了,从那以后孩子再也不去动饮水机了。正如同事说的,让他亲自试一次,比你跟他说多少次危险都有用。

很多家长就是太过于担心孩子,所以把孩子完全保护起来,替他做了所有的事情。可是孩子终究会长大,父母也终会离他而去,唯唯诺诺的他该如何面对以后人生路上的各种坎坷呢?

所以,在安全范围内,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让他领略探索这个多彩世界的乐趣。

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5、他一哭,你就妥协

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小的时候很乖,可是稍微大一点反而变得不听话了,一点不合心思就哭,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你太容易妥协了呗!

让孩子喝牛奶,他偏要喝果汁,不给喝就哭,奶奶没办法,只能说:“就喝一口哦”。结果孩子一喝就是大半瓶,牛奶也喝不下了。

在商场,妈妈说:“家里的玩具太多了,这次不可以买了”,结果孩子立马躺地上撒泼打滚。妈妈无奈,只能继续买玩具。

吃饭以前,孩子要吃糖,不给就哭闹,爷爷心软:“好了,给你糖,吃完以后好好吃饭啊。”结果就是孩子如愿拿到了糖,下次想吃糖,他依旧可以如法炮制。

这些现象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可能很多家庭此刻正在上演着。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哭闹当成“杀手锏”,而且用的是炉火纯青。

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一次次妥协,这会让孩子形成“只要哭闹,就会得到满足”的错误观念,从而变本加厉地“操控”家长。

再爱孩子,也不要给他这五种东西,否则家长追悔莫及

三岁以前,孩子的哭闹是一种本能,饥饿、困了、不舒服......他都会通过哭来表达。但是三岁以后的孩子,哭就是带有目的性的,你不满足,他就会用哭来逼你“就范”。所以,家长要在孩子六岁以前对他们说“不”,让他们知道,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父母爱孩子的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毫无原则地去爱,那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以上五种情况,是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也是父母最容易处理不当的,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各位家长能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