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想加害此人,她的“供詞”充滿智慧,皇帝大受感動

公元前18年,趙飛燕姐妹先後入宮,大受漢成帝寵信,原來最受寵信的許皇后和班婕妤對漢成帝來說,成了昨日黃花。

趙飛燕、趙合德姐妹被漢成帝封為婕妤,作為剛入宮者,應該是很大的恩寵了,但這姐倆並不滿足,她們還需要顯貴。後宮最顯貴的人當然是皇后,於是趙氏姐妹悄悄舉槍瞄準許皇后的後背......

趙飛燕想加害此人,她的“供詞”充滿智慧,皇帝大受感動

趙氏姐妹

合該許皇后倒黴,因為她日漸失寵,她姐姐許謁決定替妹妹出頭。許謁考慮到自己的小粉拳未必是趙氏姐妹的對手,她使上了宮中女人常用的秘密武器——巫蠱,打不死你,我咒死你!有漢一代,因巫蠱事件掉腦袋的不下千人,也沒見哪個人是被咒死的,但後人就是不管死活,前赴後繼。很不巧,她正好被趙飛燕姐妹的箭頭瞄中,連她的妹妹也一起受牽連。許謁被殺,許皇后被廢,許家全部被驅逐出京城。

在許謁的配合下,趙飛燕順利地坐上了皇后寶座。坐上寶座的趙飛燕,抬眼四望,還有一人也應除掉,儘管是皇帝的舊寵,但她但有才了,保不準哪天幾句風雅的詩句就又把皇帝勾回去了。你必須永遠消失在皇帝的生活中,班婕妤!

趙飛燕想加害此人,她的“供詞”充滿智慧,皇帝大受感動

班婕妤

班婕妤姓名不詳,父親班況是漢武帝時期的將軍、勳臣。班家名人輩出,《漢書》作者班固是她的侄孫,才女班昭是她侄孫女。班婕妤自幼聰慧,好讀書,工於詩賦,文采出眾,有作品流傳後世。班婕妤入宮後,非常受漢成帝寵愛,為她單獨建宮舍,她曾經為漢成帝生有一子,可惜不久夭折。

班婕妤不光才貌雙全,且德行高貴。漢成帝曾經特地做了一個加大的輦車,出行的時候,讓班婕妤跟他同車而行。班婕妤卻拒絕了,她說:"古代聖賢之君,坐在他們身邊的都是名臣,只有夏商周三代末君,才有嬖倖寵妃坐在身邊。如果我跟你坐一起,不是跟三代末君一樣了嗎?"不恃寵而驕,深明大義,以婉轉的方式驚醒皇帝,德高義重的女人!

皇太后聽說後,對班婕妤也大加讚賞,"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如果漢成帝身邊僅有班婕妤,或許漢成帝就是一代明君。可惜現在在他身邊的是趙皇后和趙婕妤,而且她們要藉機搬掉班婕妤。

趙飛燕想加害此人,她的“供詞”充滿智慧,皇帝大受感動

班婕妤

趙氏姐妹指證,班婕妤也參與了皇后的巫蠱事件,於是班婕妤也一併接受廷尉拷問。對於這個莫須有的罪名,班婕妤很難回答,如果矢口否認,趙氏姐妹顯然不會認可,即使辯解,也很蒼白無力。這就是巫蠱的妙處,說你有你就有,沒有也有,證據也極其簡單,隨時可以給你找一籮筐"小人",誰知道哪來的?

對此,班婕妤根本不需要蒼白的辯解,更不需要思考如何應對。用她的本心,純真的本心回覆就足夠了。她說:"妾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訴,如其無知,訴之何益!故不為也。"一個人誠心修煉還不一定得福,搞這些邪欲能得到什麼呢?假如有鬼神,鬼神肯定不能接受這種邪欲的訴求,假如沒有鬼神,求了又有什麼用?我為什麼要做這種事呢?

與其說,班婕妤實在對廷尉做答辯,莫不如說這是一段她自己的內心獨白,一個關於"福報"與"邪欲"的辨思結晶,這分明就是一位思想家的靈魂昇華。

趙飛燕想加害此人,她的“供詞”充滿智慧,皇帝大受感動

班婕妤

試想一下如果班婕妤糾結於事實的爭辯,或許正中趙氏姐妹下懷,你爭辯說明你心虛了,你爭辯,你就有漏洞,你可以爭辯,但我可以解讀!總之你只要爭辯你就死定了。可是班婕妤這一番話,是爭辯嗎?不是!不是嗎?是的!估計文盲水平的趙氏姐妹腦袋都聽大了,根本無法接話題。

漢成帝有文化,他聽到傳報後,大為感動,不再追問班婕妤,且賜她黃金百斤。

雖然躲過了趙氏姐妹的明槍,但早晚還得有暗箭射來。聰慧的班婕妤決定遠離是非地,另尋修心殿,她自求供養王太后於長信宮,有長信宮的高牆深院,趙氏再妖,一時還無法接近。皇上批准了。

此後,班婕妤伴隨王太后燒香禮佛,弄琴執筆,把她的思想,她的情懷,當然還有一點哀怨情愁,都浸於筆端。

趙飛燕想加害此人,她的“供詞”充滿智慧,皇帝大受感動

班婕妤

公元前7年,漢成帝暴病而亡,班婕妤自請為漢成帝守陵園。此後的一年多時間,班婕妤就是伴著冰冷的石人石像,用她微弱的體溫,回饋著地下的那個曾經給她寵愛的男人,直至走向生命終點,時年約四十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