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要不要緊?三歲前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有了寶寶,我們總是喜歡逗寶寶笑,想象著寶寶長大之後的各種可愛。看著寶寶可愛的模樣,多麼希望能和自己的寶寶說上話,聽到寶寶叫自己“媽媽”,那種成就感真是不言而喻。

儘管寶寶開口說話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寶媽們可千萬要抓住寶寶開口說話的黃金期。

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發現寶寶有這樣一個階段,總是會咿咿呀呀,儘管大家並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當然也會有小寶寶其實是什麼都懂,但是卻不肯說。

很多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寶寶說話早,就會出現焦慮的現象,這就需要家長先了解寶寶語言的發展進程情況了。

孩子說話晚要不要緊?三歲前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多數孩子學說話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小朋友們 1~3 歲語言的發展:

  1. 12~16 個月:能夠聽懂 100~150 詞、簡單的句子或請求,比如能對所接收的請求作出反應;能夠說 20~30 個詞;
  2. 16~20 個月:能夠理解 200 個詞和詞組;能說 50~200 個詞;在 18 個月的時候,進入詞彙暴漲期;
  3. 20~24 個月:能夠理解語句關係和語序;掌握重組發音和表達意圖的能力;
  4. 24~36 個月:能夠理解複雜的句子; 推導語法結構和規則。

落後於標準過程該怎麼辦?

看到這裡,也許有爹媽要緊張了:我的孩子在某一年齡段沒有達到這個這個過程,要怎麼辦?

一方面,父母需要樹立正確觀點:因為個體差異,兒童的語言發展參差不齊並不奇怪。

孩子說話晚要不要緊?三歲前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的確存在這樣的現象,有些孩子很早就開始說話,有些孩子到了兩歲還只能說出幾個詞語。比如,有些孩子的語言發展就是比這個里程碑裡的指標有規律的遲幾個月,其實,推遲的時間只要在 6 個月以內,問題並不大。

另一方面,如果兒童在排除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自閉症),真的出現了語言發展遲緩,父母首先應該思考造成孩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

記住,單純的焦慮並不能解決問題,反倒有可能使情況變糟糕:萬一家長情急失去耐心,開始懲罰或是批評兒童,這將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家長怎麼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為了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預防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父母可以做些什麼或特別注意些什麼呢?

先講個我外甥女的故事吧,幾年前,外甥女兩歲時,她只能說像「爸爸」和「媽媽」這樣簡單的幾個詞。家人都特別擔憂外甥女的語言發展。

外甥女的媽媽解釋道,她能夠很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每當他指著東西,或只說幾個字,她馬上就能理解她的意思,然後按照她的意思做。

外甥女的爸爸經常不在家,而且當時剛好小外甥出生,為了照顧好小外甥,弟媳並沒有很多時間來陪她玩。因此,外甥女經常在家一個人玩。加上媽媽對她足夠了解,她也沒必要在僅有的與人溝通的機會下說太多話。

久而久之,外甥女的語言發展就滯緩了。

大家可能多少看出來一些問題,比如:

  1. 外甥女 2 歲時有簡單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比同齡的孩子要差;
  2. 外甥女的媽媽經常替他說出了想說的話,她似乎不用再努力去學了;
  3. 外甥女的爸媽陪外甥女玩、跟她說話的機會很少。

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可以試試下面的六個原則

  1. 與孩子的溝通中,家長應當耐心地傾聽,同時不忘和孩子對視,用你的眼神和表情表達自己與語言一致的反應,比如開心,疑惑,懷疑,拒絕,等等。
  2. 孩子嘗試描述某物卻缺乏相應詞彙時,家長應當設想孩子想說的話,用疑問的語氣嘗試說出正確的詞語。
  3. 當孩子說話時犯了錯誤或尚未說完,家長切不可直接中斷或糾正孩子,應先給予讚揚(例如:「嗯,寶貝真棒」),然後重述出正確的詞語。在這種情況下,別批評或懲罰。
  4. 當孩子四五個月大,還處在牙牙學語時期時,如發出單音節詞「ba,ma,pa」(音),家長不應該重複孩子發出的無意義的聲音,而是應該重述出正確的表述,從而使孩子接收到更多正確的發音音素,並慢慢將其融入自己的發音,促進「呀呀用語」期到「正確語言表達」期的轉變。所以,這點突顯出,孩子在一歲前的語言發展準備期,尤其是 4 到 6個月「呀呀用語」使用高峰期,父母應該格外注意給予孩子足夠的正確的詞語表達。
  5. 5·家長應多使用「兒向語」,這種語言講得很慢,音調較高,經常重複,並強調關鍵詞,從 而能夠更好地增進與孩子的溝通。例如,「拋球,寶貝!不是那個嘎嘎響的,看見了嗎?對, 那個就是球,拋球。」

6·無論是親子間的互動還是玩伴之間的互動,都能夠很好地促進兒童在不同場景的語言發 展。所以,父母應該儘可能地多和孩子互動,比如陪孩子做遊戲。



爸媽具體該怎麼做?

最後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位用心且有耐心的媽媽是如何助長孩子的語言發展的。

媽媽帶著 18 個月大的孩子去超市購物。

經過蔬菜區域,孩子指著茄子看著媽媽。媽媽微笑地看著孩子說:「噢,這是茄子,你想吃茄子嗎?可是我們昨天剛剛吃了茄子啦。今天我們就換個茄子以外的蔬菜怎麼樣?」

剛才發生了什麼呢?

  1. 有心的媽媽在與孩子的日常對話中,首先和孩子建立了眼神交流;
  2. 其次,她給了孩子想表達卻無法表達的詞語——茄子;
  3. 並且,媽媽利用當下的情景,將詞語「茄子」重複了四次,自然而然可以給孩子留下足夠深的語言刺激。


最後咱們來小結一下

首先要請各位父母瞭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大家的發展各有快慢,我們通常在講的,是「平均水平」;

孩子說話晚要不要緊?三歲前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1·其次,如果孩子的語言發展真的出現了問題,父母應該及早請專業的醫生幫助判斷孩子的狀況,查明是發育問題,還是教育問題,對發育問題越早干預效果越好;

2·再次,假如排除了孩子的發育問題,父母需要找到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根源,比如是否有花足夠的時間與孩子互動,是否有在不同場合重複孩子尚未掌握的詞語等,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