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思南的秀丽山川

思南,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的北部边缘,系武陵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之间的地带。由于内力地质的作用,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仅山脉就有6条,这6条山脉自西、南、东北延伸收聚昂起,形成了良田坝背斜、许家坝向斜,中坎背斜、塘头向斜,泡木寨背斜和青杠园向斜等6个不同褶皱的组合延展。

我的家乡——思南的秀丽山川

山岭、盆谷的展现与地质构造大体一致,呈北东向长条“S”型扭曲状平行排列。背斜成谷,以砂页侵蚀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狭窄,坡度大,冲沟发育丰富。向斜成坝,地势较开阔平缓,多溶洞、消坑、陷井,地下水丰富。这6条山脉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丰坝的园光顶(1063米)、南盆的飞木山(1125米)、溪底的熊王顶(1187米)、张家寨的月亮岩(1190米)、东华的云峰山(1237米)、大河坝的任家岩(1072米)、三溪的雷火顶(1148米)、张家寨的帽子岩(1133米)、仙坝的大锅圈(1030米)、板桥的十二山梁子(1017米)、四角的四角山(1204米)、擦耳的木鱼寺(1133米)、马河的手爬岩(1095.1米)、德浩的癫子山(1006.3米)、孙家坝的花尖山(1211.9米)、磨石溪的老岩顶(1253.1米)、磨溪的尾巴山(1019.2米)、关口的关口场(1050.6米)、大岩的袁家塘(1062米)、青杠园的桐油坪(1363米)、猪嘴山(1316米)、璋子岩(1481米)等22座。

县境内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磨溪的印岩(1223.2米)、马鞍山(1108.5米)、十二台(1147.5米)、易家岩口(1158.2米)、梨子台(1159.1米)、大硐山((1147.5米)、磨溪岩(1223.2米),酸汤的泡桐湾(1152.5米),擦耳的猿吊水(1143米),大河坝的风簸岩(1088米),马河的大尖山(1053米)、沙沟的老林槽(1113米)、水淹坨(1055米)、石盆水(1186米)、东华的廖耳岩(1013米)、将军山(1068米),仙坝的广子槽(1030米)、关口的万家山(1132.2米)、车家山(1050.6米),张家寨的石猪界(1100米),宽坪的香炉山(1275米)、岩门山(1200米),南盆的鸡冠山(1241米),官寨的王家大山(1028米)、金银山(1056米)、老鸦顶(1032米),大岩的马鞍山(1052米),桐子园的钱吊顶(1234米)、大尖峰(1063米)、青杠园的高码头(1428米)、山滕岩(1363米),孙家坝的垭门(1026.8米),磨石溪的青山顶(1083. 2米)、笔架山的寒坡岭(1222.2米)、息乐溪的向家坨(1205.5米)、石门坎的虎进坳(1201.4米)、山窝叉(1086.3米),三星的中坝梁子(1208米)、挂塝山(1136米),上坝田的大营盘(1240米),青杠坡的四季顶(1151米),侯家坡的四野屯(1203米),水口寺的羊角湾(1004米)等44座。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28座。

我的家乡——思南的秀丽山川

思南县境的地貌,由于受地壳断裂的影响和乌江水系强烈切割的控制,以及山脉的走向、地势的起伏,且有环岩、思唐、塘头等三大断层,因而全县地形破碎、高差悬殊大。东缘的獐子岩、猪嘴岩、花尖山、老岩顶和西北的香炉山、雄磺顶、月亮岩云峰山等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其中獐子岩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481米)。而且各褶皱也都朝北突起,如许家坝向斜,由三溪海拔600米高昂突起到沙沟高峰的1100米,全县则以乌江河面为最低点,分别向东缘及西北延展,从海拔360米逐步上升到400-700米,再上升到1000米以上,从而形成县境的东缘和西北高,中部乌江河谷和各构造盆地(如许家坝、塘头、孙家坝等)低,东西两岸向乌江倾斜的“V”字形地势的基本轮廓。

从整个地势来看,全县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岗(盆)地及谷坝等。其中山地为1014。5平方公里,丘陵867.55平方公里,岗(盆)地193.3平方公里,谷坝123.55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就占了全县总面积的84. 8 %。

我的家乡——思南的秀丽山川

由于思南气候温和,夏、秋长,春、冬短,水热同季.很多树类都可以在这里生长,现已发现且数量最多的树木有马尾松、枫香、白杨、青杠、泡桐、香椿及油桐、棬子、漆树等,总共70多种,竹类有慈竹、苦竹、水竹、金竹、斑竹等10多种,药材有天麻、杜仲等近1100种;牧草类有18科、65属、112种。

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载:“弘治以前,川民不入境,大率土广人稀,材木足于林薮,渔猎易于山泽”。这就是说,明弘治以前,县境内的森林覆盖率是很高的。后来,“合抱连云之材,尽山伐而焚之,播种其中,谓之烟田,而地力穷矣”。人多了,原有耕地少了,便向山林进攻。落后的耕作方式,使森林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1931年为43. 51%, 1956年为38%,1975年为11. 74%,1983年为10. 09%,这是全县森林覆盖率最低的时候。1983年以后,由子保护森林的措施得力,1972年、1973年、1975年三次飞机播种产生效益,加上严格的封山育林和严禁滥砍滥伐和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造林护林,使全县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又上升到1995年的21%,被国家林业部评为林业宣传先进县,并定为长防林工程县。

我的家乡——思南的秀丽山川

如果根据地貌类型的地域差异来划分农业地貌类型,那么,全县可划分为四个农业地貌类型区:即东部低山丘陵区((500.16平方公里)、西部低中山地区(968.15平方公里)、西南部丘陵区(386.11平方公里)、中部河谷平坝区(364。58平方公里)。

县内各类野生动物100多种,包括兽类、禽类、两栖类、爬行类50多种、鱼类60多种。其中不乏穿山甲、锦鸡、獐子以及鳖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等稀、珍动物。

在思南的地底下,已探明储量的地下资源有煤、铁、硫铁、雄黄、重晶石、锰、汞以及大理石等。储量在10万吨以上的煤炭矿点有枫香园、青山篷、碗水、丰坝、长坝、青杠坝、瓮溪、思林、侯家坡、水塘等25处;铁矿主要分布在长坝、丰坝、碗水、泥溪、官寨、水塘等处,储量约435万吨;硫铁矿主要分布在枫香园、环岩、张家坳、手爬岩、观音洞等地,储量约1900万吨,重晶石主要分布在大坝的坪山和临江的全山等地;大理石分布在瓮溪一带。

全县境内由于山岗起伏、切割强烈、地势破碎,因而河流较多,溪沟密布,其中主要河流水面20.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

我的家乡——思南的秀丽山川

思南县境内的河流,全属乌江水系。主要河流乌江,由县境西南高滩至坪头溪(界河)河段入境,经干溪子、安家坨、文家店、瓦窑嘴、沿溪口、桶口、风清、土坨子、江口、邵家桥、赵家坝、鲇鱼峡、县城(思唐镇)、桶井至县境北面的埋鞋溪出境(埋鞋溪,海拔350米,为县境最低处)。乌江干流县境内河段为78.13公里,集雨面积2139平方公里,将县境划分为北西和南东两大片。

除乌江干流外,县内较大的河流还有六池河、石阡河、清渡河、黑滩河、黑鹅溪河、箱子溪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0条,流域面积大于24平方公里的28条,小于20平方公里的256条,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13条。

特别是乌江,其中下游干流部分,虽然在思南境内只有78.13公里,自古以来就是贯穿思南南北的水上交通动脉。上可至大乌江,下可出涪陵而入长江。明时的川盐入境,便是由江而至,使思南成为黔东北重要的涪盐集散地和百货批发、土特产品的收购转运地,当时的情景是大船小船首尾相接,号子声此起彼伏,响彻江面,前呼后应的繁忙景象。另外,乌江干流思南段还是一条旅游风景线,除了依山傍水,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较集中的思唐镇而外,乌江山峡尚有“一两丝”、“万卷书”、“三把伞”、“野猪峡”、“鲇鱼峡”、“两扇岩”、“千佛洞”等景点。正因为乌江与思南人民的利益休戚相关,同时又是贵州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所以贵州省文物管理处及交通厅等单位才决定将贵州省乌江博物馆建在思南,这种以一条河流之文史建馆的形式就是在全国也不多见。

我的家乡——思南的秀丽山川

思南的山,思南的水,养育了勤劳的思南人民,思南人民又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不断地改造和建设着思南的山和思南的水,思南的山和水一定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丽,更加迷人,并以她从来没有的崭新姿态和无穷魅力吸引着更多的热爱她、眷恋她的人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