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解」知行合一,相对之道(上)

相对之道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尚朴解道(上)

从本章开始,我们主要讲述天道有哪些规则。本章中,老子用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各种人文、自然的真实现象来说明一切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存在:没有丑做基础,美就不会存在,美的出现,必能暴露丑的存在,所以美与丑是不可拆分的对应存在。

「道德经心解」知行合一,相对之道(上)

如果你是长得美的人,也是相对那些长得丑的人而言的,没有别人的丑做基础,你的美就无法显现出来。这时我们就应该明白,你的“美”不是你个人的事,是别人给你的,是丑的人衬托出来的。

同理,没有善的行为标准,恶也就显现不出来,善与恶也是相对的存在。没有“无”就无从说“有”,万物不是处于“无”的状态,就是处于“有”的状态,没有第三种可能。

没有“短”做基础,“长”也显不出来,所以“长”要感谢“短”的存在,才成就了“长”。有道之人做事,不会率性而为,而是按“天道”的规律去做。

「道德经心解」知行合一,相对之道(上)

所有的概念都是相对应的存在,会自动、必然地连动着让其存在的对应端,就像磁极,只要生成了N极,就会自动、必然地激活S极的存在,它们其实就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的不同称呼而已,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同出而异名”,永远不会有单极存在。

自私、妄为就是只顾自己这一头,不顾及必然对应存在的另一头。比如,我说我是一位丈夫,那大家必然就明白,我家中有妻子,我在行使丈夫之角色的时候,要心中含有妻子的概念,如果不管不顾于妻子,自顾自己的个人需要,我就在破坏夫妻之道,夫妻关系就会越来越差,最终可能结束“丈夫”的状态。

「道德经心解」知行合一,相对之道(上)


一位企业老板也要明白,正是因为你的员工的存在,才对接衬托出你是老板,那符合天道的正确做法,就是心中始终有员工的位置,为员工而去奉献,我们做好了老板之道,员工就会越来越强大,反之,将会无可用之才。这甚至不可以说是老板道德高尚,其实他只是按天道规律,去把事情做对而已,这就是“无为”。

有道之人会按“无为”的原则去行事,“无为”不是不去为,而是不去“自我妄为”,在“为”的时候会兼顾事物必然联动的两头。只有按照事物的“道”去“为”,才是正确的、高效的。

老子在《德经》中直接给出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无为之“道”,由此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人不可能不去“为”,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身体,有了生命,有了现实的存在,活着就是一种“为”。

「道德经心解」知行合一,相对之道(上)

想要高效地去教化他人,不是看你说了多少,说得多好,而是你自己要身体力行做给人家看。你说得再好,也难以消除别人的疑虑,如果自己都做到了,践行了,别人才会真正接受你的教化。这是教化别人时的高效方法。

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也要践行“知行合一”,明白而不去践行,等于没有把自己教育好。如果真是这样,那不是自己明白的道理不对,就是自己做人太假。

「道德经心解」知行合一,相对之道(上)

前年,我们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培训,期间有幸聆听北京大学的程郁缀教授讲授古诗词,清华大学的何茂春教授讲授国际关系,通过两位老师的授课,我们领悟到:四流的老师在责备学生,三流的老师在要求学生,二流的老师在教会学生,而一流的老师则是在传递信仰,传递使命,不只是在教学,更是在布道,这就是不言之教的力量。要做好父母何尝不是如此。

有道的人担当让万物兴起的责任而不推迟,因为自己的努力付出使万物生长了而不占有,可以主宰的事物而不把持,建立了功业而不居功。这是老子给出的有道之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大家到现在都还不太认同这个说法,会反问,这不是无私的奉献吗?还怎么利己呀?难道“道”就是让我们做老好人吗?最后老子直接给出答案:正因为不居功,功绩才不会消失。

-END-

弘扬道法 功德无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