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钢:(—)如何正确理解“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

【前言】

​ 当我们正处在21世纪的20年代的“智慧科学”时代,反观17世纪的50年代的“阳明心学”时期,历史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四百年。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世界也变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这颗“心”。所以,今天我们要“以不变之心,观万物之变”。这将考验着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真心面对”这两个不同年代的不同文化!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它在“人心”与“物理”之间相互照耀且反复让人去“轮回”,而不同的时代正是推动这种“轮回”的动力。

好在“智慧化时代”已经来临,它首次将“人心”与“物理”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人体链”与“物体链”之间的互换与互映。所以,我们今天要用“人物分合论”的观点、“三维五形定慧法”的原理和“智慧化科学”的思维来重新解读“阳阳心学”和其中的“知行合一”,也许更会别有一番韵味。

常言道:“五岳归来不见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我今天想说:“易学读完不看经,心学读完不看易”。

为此,我想通过下面五个主题:{一、“知行合一”产生的时代背景;二、“知行合一”适应的人群条件;三、“知行合一”引发的朝代更迭;四、“知行合一”比照的世纪变化;五、知行合一”带来的共同社会}来与大家共同分享“阳明心学”和“知行合一”,跳出原有就“心学”论“心学”的思路,给你带来一些不成熟、不系统的思考,也算是抛砖引玉,共同分享吧!

【-】:“知行合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01.

当下,有关“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正在被广泛传播,尤其是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的理念更是深得人心。

02.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却发现,很多人将“知行合一”的理解“孤立化”和“片面化”,没有完全将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所处的环境联系在一起,而是用现代人的想法去解读明朝时的人文,甚至将其解释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代名词,这难免会让人觉得有点“路径依赖”的特征,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03.

其实,要真正弄清楚“知行合一”的真实语境,还必须上溯到宋朝时期“二程”的“万物皆为一个天理”,即“定心”;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性”,即“格物致知”和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即,“心即理”上来。王阳明正是在否定他们的基础上而有所建树,并通过集大成后而提出了“知行合一”。

04.

另外,如果我们要想懂得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意思,还必须首先了解他关于“致良知”的思想。其中,“致良知”的前提是“心安之处是良知”,如果是“心不变而物在变”,何以安心?如果是“灭人欲”,何处存心?如果是“心即理”,何来“良知”?

05.

其次要弄懂阳阳先生的“心外无物”的真实含义,他所指的物为“意之所在便是物”。所谓“心外无物”并非心外真的无物,而是“吾心”如何与“他物”互映相照?此时,阳明先生所认为的,“意之所在便是物”,即,如果意在于上天,则上天就是一物,意在于猪狗,猪狗就是一物。这里充分显示,王阳明先生心中的物,并非常人理解的物质或物体,而是“以心为前提的一种存在”,也许这才是他对“物”所理解的最高境界!

06.

在此,王阳明心学中的“物”,就是“意之所在”,翻译成白话就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此刻的意识观照在什么对象上,那一对象就是物。如果理解了物的含义,我们就可以明白他所描述的“南山花树”的故事是什么意思了。

07.

所以,如果讲到“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基础,“心外无物”是前提。依据上述谈到的“致良知”和“心外无物”的意思来同理来理解“知行合一”中的“行”,其实只是一个“知中行”和“意中行”的关系。“知意相通,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心照不宣”这才是“知行合一”的本质和真谛,而完全不是什么实际行动,更不是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意思,而是“意之所在便是行”,只是“心意相随”罢了!

08.

由此我们发现,“阳明心学”是当时中国文化的最后集成。也许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经过唐宋之后的发展和元代的摧残,才使得他有了对中华文化“集于一体”的伟大思想,这在当时看来就是一种大智慧,他整理了中国几千年来“儒学、道学、佛学”的核心思想,将其上升到“心学”的高度,不失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也不愧为中华民族“心学智慧”的开创者,这也正是他为日本,以至到今天仍然被人们传颂的原因。

(未完待续-,更多的详情可关注“定慧堂”,我们共同探讨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