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少年應不應該財商教育?如果不會怎麼樣

在這個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交叉的現實中,人們總是充斥著對未知事物的探索。隨著中國的發展,你會發現我們身邊有錢的人是越來越多,開寶馬的開寶馬,開大奔的開大奔,金錢這種物質無時無刻我衝壓著我們的生活,也許你會注意是——衝壓,這個詞。生活給了我們無盡美好的同時,也給了我們無盡的壓力,逼著我們前進。


親少年應不應該財商教育?如果不會怎麼樣


財商,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當中,隨後風靡這個世界,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有這個疑問,真的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教育嗎?如果不,那會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況呢。


親少年應不應該財商教育?如果不會怎麼樣


舉個例子:

我是80後,小時候家裡窮,沒有錢,更談不上金錢的概念,想要的東西不敢開口,慢慢最後我就不敢開口了。因為我要的東西得不到,也實現不了。直到後來結婚有了小孩才慢慢發現錢是幹什麼的,怎麼賺錢。但是也沒有攢錢的慾望,更沒有讓錢生錢的想法。後來,聽說理財怎麼怎麼樣,就這樣慢慢走上了理財的道理。回想那些年,我不禁有個疑問,如果按照書中所講的,我會不會是另一個不一樣的自我。


親少年應不應該財商教育?如果不會怎麼樣


按照書總所述,從小進行理財培養,認識錢,運用錢,知道怎麼賺錢,到最後的讓錢生錢。這個結果可能是我比現在要有錢的多,但是,我感覺每個人對於成功的概念是不一樣,有些人認為幫助更多人算是成功,有些人認為,財產達到一定的數額的時候才算成功。就像彼得林奇的21條投資理財的建議——第一條:

如果你看歌劇與看球賽的次數之比是3:0,你就應該意識到你的生活肯定有些地方出了問題。

生活的本質變得幸福,而不是變成金錢的努力。只知道賺錢,而沒有親情,沒有時間去陪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那麼我認為這是可悲的。

所以,我的觀點——進行財商教育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從中得到快樂,而不是變成金錢的努力!


親少年應不應該財商教育?如果不會怎麼樣


你的觀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