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這到底是個什麼梗?

現在大家去銀行買理財產品,會發現與先前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以往,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會明確知曉“預期收益率”,到期後收益多少一目瞭然,而現在新發理財產品已經不再如此描述,合格的產品經理口中也不會說出這個詞。取而代之的是“業績基準”“業績比較基準”,甚至是一般出現在基金產品中的“年化收益率”。也就是說,你買了一款理財產品,銀行對預期收益不再兜底,賺多少由具體經營業績決定,保本理財和大家說Byebye了。

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這到底是個什麼梗?

很多普通投資者的印象中,往往把銀行理財等同於保本理財,認為銀行信譽好、風險低,除非走黴運,一般不會虧錢。其實事實也正是如此,各家銀行的理財項目即使投資虧了,一般也會按照預期收益率給付客戶本金和收益,以確保客戶資金和銀行自身信譽、聲譽不受損失,即所謂的“剛性兌付”。銀行理財產品向淨值化轉型的目的之一,就是打破長久以來的“剛性兌付”,讓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迴歸資產管理業務本源。

2018年4月27日,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對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提出了“打破剛兌”“透明管理”“分類監管”的整體要求,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入了加速期。9月28日,《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出臺,“理財新規”正式落地,明確指出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不得宣傳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理財產品宣傳銷售文本中只能登載該理財產品或者本行同類理財產品的過往平均業績和最好、最差業績,並以醒目文字提醒投資者“理財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不等於理財產品實際收益,投資須謹慎”。同時,“理財新規”還要求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不得宣傳或承諾保本保收益,投資者購買的理財產品要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

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這到底是個什麼梗?

在“剛性兌付”時代,理財產品的投資運作收益在給付客戶預期固定收益後,其餘部分銀行留存。而在淨值時代,投資運作收益扣除銷售管理費等費用後全部歸客戶所有。比如,銀行銷售某一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4%,產品到期後實際收益為5%,則客戶收益為4%,銀行收益為1%;銀行銷售某一淨值型理財產品,管理費為0.5%,到期實際收益5%,則客戶收益為5%-0.5%=4.5%,銀行收益為0.5%。

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這到底是個什麼梗?

理財產品走向淨值化,可以保證投資者利益最大化,因為淨值型產品信息更加透明、定價更為公允、投資者利益保障更為到位,強化了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管要求,規範了銀行的投資行為。雖然不再明確預期收益率,但投資人可以根據產品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通過產品淨值增長或產品份額增加的方式實現收益累加,在風險自擔的前提下做到收益盡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