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寸断……谁来拯救我们的文艺?

肝肠寸断……谁来拯救我们的文艺?

高尚的文学

肝肠寸断……谁来拯救我们的文艺?

优雅的艺术

肝肠寸断……谁来拯救我们的文艺?

破碎的心

古人为了生计有卖字画的,但他们写字作画不是为了银两和黄金。

青楼的商女名伎为人弹唱吟诵不过是求口饭吃,且是自保贞洁,卖艺不卖身。

书法家、文人、歌者、舞者现在统称艺人或艺术家,只是古代的人没有将其技艺视为有效的创收工具,从这一点讲,他们不够聪明。而假如他们足够聪明,想必当时也无法飞黄腾达。

时至今日,年代有别,环境变迁,土壤大不同了。艺术家的地位和收入与昔日不可相提并论,其悬殊迥远。单就类别来说,当下就有许多职业艺术家,在网上以卖文字为生,俗称写手,财富以字量多寡计算,日夜不辍,常年不断,数量之巨,令千古文人汗颜,一年之作能抵人家一生之勤,在量上随便秒杀四大名著之和,甚至秒杀世界名著之和,或许四大名著与世界名著之和也不足他的一个零头。不愧是写字能手,才思泉涌,那滔滔不绝的灵感估计非江海而难名状。可怜的那些久远的骚人墨客必要俯首称道,五体投地,说声:钦佩之至。

除了职业写手因字发家,还有一批跟着写手的尾随者,他们学习、模仿然后拿来己用,改标题换字句,署上自己的名号就好公然发表,各处兜售,流行叫法:洗稿。当然,他们是不劳而获的,他们比写手更智慧,因为他们只改不写,更无需思考,这种事,小学生也会做得极为出色。虽然只是洗稿,可他们赚得比写手更多,写手很无辜,很无奈,就这样做了被剥削阶级。

目前所见的真正用心搞艺术的艺术家是有的,而大多已被社会和物欲所驱使,在做一些不太纯粹的创作。真正有可观收益的艺术家大概为数不多,收益巨大的都是为观众热爱的娱乐化鄙俗化的伪艺术家,善于取悦于人,使其手段博众欢笑,深谙圈粉之道。最后,又不得不说,光芒四射的伪艺术家也是由市场和社会培养的。大概,我们需要静心反思一二,起码人要尊重历史和文化,尊重祖先。文末,借用鲁迅前辈的句式来呼吁:救救......救救文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