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明代的傢俱,即“明式傢俱”,是中國傢俱民族形式的典範和代表,是古代中國傢俱史上的頂峰,在世界傢俱史上也獨樹一幟。明式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呢?中國傢俱隨著各個朝代生活風俗而不斷地變化發展,在唐時多為低型,唐以後形式,用榫卯結合,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傢俱造型體系。明式傢俱造型簡潔、質樸、明快;不雕琢、裝飾,精緻高雅;比例和諧。明式傢俱有椅凳、桌案、床榻、櫥櫃、臺架、屏座等六類,每類有100多種。明式傢俱還有畫龍點睛的裝飾作用。傢俱多為高型。宋、元傢俱留存下來的實物很少。明代前期實物豐富。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我國在明代時,尚無流派可言。當時的傢俱製作,主要集中在以江蘇省為中心的長江下游一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江蘇省的蘇州、揚州和松江一帶的傢俱製作名望越來越高,這時候不論是皇宮裡用的傢俱,還是官邸私宅用的傢俱,都是從這裡源源不斷地流向四面八方,人們冠以蘇式的稱謂。所謂蘇式,就是在明代出現的,是明式傢俱的發源地,所以也可以說是明式。換句話說,名揚中外的明式傢俱,即以蘇式傢俱為主。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蘇式傢俱的形成和發展與當時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明、清時期,有天堂美譽的蘇州,是我國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中心,清代孫嘉淦《南遊記》寫道:“閶門內外,居貨山積,行人水流,列肆招牌,渾若雲錦,語其繁華,都門不逮。”明清兩代,蘇州地區生產的絲織、刺繡、印染、紅雕漆器、琢玉、傢俱和桃花塢木板畫等,遐邇聞名。明張翰(松窗夢語·百工紀)記載“江南之侈,尤莫過於三吳。······吳制器而美,以為非美弗珍也。······四方貴吳,而吳益工於器。”文獻中所謂三吳,指蘇州與吳州、長洲,合稱三吳,以蘇州為首。所謂制器,自然包括傢俱製作。蘇式傢俱的發展和風格的形式,還與蘇州地區高度發展的文化藝術及特定的文化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吳門畫派,就誕生於此地,明代吳門派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都在蘇州生活過很長時間。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明代傢俱為何又稱蘇式傢俱

明清時期,蘇州地區園林密佈,秀甲天下,一時文人薈集。造園成為蘇州的一種時尚。明清時期蘇州城鄉共有園辦二百多處,為全國之首。其中不少為文人所構築,如唐寅(桃花庵)、文震亨(香草垞)、段玉裁、汪琬、吳嘉淦、薛雪、袁學瀾等皆在蘇州有園。這些文人士大夫追求高逸脫俗的意境,寄情山水花草,對蘇式傢俱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蘇式傢俱之所以脫穎而出,流風瀰漫,確實可以說是這種文化背景下之孕育的結果。現存姑蘇庭院中的明式傢俱,無不造型簡練,樸素大方,古趣淡雅,似有小橋流水,江南人家的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