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青春需要希望,愿所有的青春都被温柔以待!

这是一部最近刚上映的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整部电影都充斥着一种压抑、心酸的氛围,但同时其中又穿插着些许的“阳光”时刻。影片中平凡的易遥因家庭贫困,旧校服扎眼使她自卑,她得了那种难以启齿的病以后更加自卑,在同学眼中地位低,在学校遭到同学歧视,同时因暗恋人气校草齐铭,惹怒了女校霸唐小米。被唐小米带人欺辱霸凌,顾森西帮助易遥反击欺辱她的同学,使易遥获得了一定点自尊自信心,但现实的残酷还是放不过她,因被误会害死顾森湘,顶不住舆论压力最终还是走向了自杀。影片当中易遥自杀难道只是简单地被误会吗?在我看来,自杀的真相只有一个,但凶手不止一个,面对母亲的打骂,校霸的欺凌,同学的嘲笑,朋友的不相信,生活的压力,都是杀死她的凶手。这些都是没杀人的杀人犯。可以说,她的青春没被温柔以待过。反观现代社会,我们的青春需要的是希望,被温柔以待的是持续的希望,而不是让你绝望!

《悲伤逆流成河》:青春需要希望,愿所有的青春都被温柔以待!

图片源自网络

该影片的情节设置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相结合,可以说是最大的亮点与点睛之处。其中触人心弦的第一笔是她的妈妈。易遥的妈妈经常打骂她,在易遥喊着说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她也不闻不问。易遥从来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她没被母亲温柔对待,在家庭中就使自己内心产生了自卑感。之后情节转折,易遥的妈妈发现易遥被传染性病之后,拉起易遥手去医院的那一瞬间真的母爱爆棚。她的生活太无奈了,她虽然生活在阴暗之中可是她也不想要女儿也这样,只是对易遥的爱从未说出来。很明显导演的情节转折形成的是一个鲜明对比,但俗话说话不说不知,母亲前期的所作所为已经是易遥心中的一个阴影,前期未被妈妈温柔以待,就算后来有些许“阳光”也无法彻底抹平她心底的自卑感。因为母亲给她的希望不是自始至终的。导演的这个对比实属突出“凶手”之一。

《悲伤逆流成河》:青春需要希望,愿所有的青春都被温柔以待!

图片源自网络

在易遥高血压晕倒时,齐铭送易遥去医院的时候我相信他是给易遥希望的人,在齐铭偷他爸爸钱给易遥看病的时候我相信他是给易遥希望的人,但后来齐铭得知易遥得的是那种病的时候,很明显也是不再不相信她了,同时我也不再对齐铭抱有希望了,他也是无法给易遥持续温柔希望的人。影片设置这样的人物情绪翻转情节,无疑是给易遥的内心“下了一场雪”,使她内心更加复杂,“凶手”之一的伏笔也在此处埋藏起来。

《悲伤逆流成河》:青春需要希望,愿所有的青春都被温柔以待!

图片源自网络

在整部影片中,最大的巧妙之处莫过于顾森西的温柔以待了。他在剧中是易遥唯一的希望。他在得知易遥得性病之后唯一一个帮助她的人,也是那个教会易遥遭遇欺辱就要反击的人,总是以爱的方式保护她。影片中易遥初次见面对顾森西说;“你为什么不是希望的希”,让人意味深长。之后由于短信事件,顾森西的姐姐意外自杀,就算是给了易遥生命中一缕阳光的顾森西在姐姐死后还是抛弃了易遥。积聚了所有的无奈与痛苦,一个青少年的心灵彻底的扛不住了,易遥选择了跳河,此时此刻对她来说那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而是一种解脱,一种解放。她在死前说的一段话,我一直觉得说出来这段话的她,是她死前最后的挣扎了,也可以说是她内心最放松的时刻,因为她都发泄出来了,尽管对他们无效,她的那段话正是整部影片的催泪之笔,也可以说是这才是最大的“凶手”。顾森西还是天使一般的救了易遥,后来转学,他的解释是“西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西”,顾森西不仅给了他希望,更给了她生的、一切从头开始的希望。太阳从西边出来,一切就都好了。

《悲伤逆流成河》:青春需要希望,愿所有的青春都被温柔以待!

图片源自网络

青春,每一个人必经的一个路程,怎么对待他很重要,如果温柔以待,他会自信光芒,如果讥讽对待,则自卑黑暗。所以说,该影片突出的主题就是,希望每一个人的青春都被温柔以待。反观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这部影片的教育意义深刻。体现出其社会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