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比南山”不是衡山,不是三亞南山,而是指西安終南山之仙

“壽比南山”不是衡山,不是三亞南山,而是指西安終南山之仙

人們在給老人祝壽時經常會聽到“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一句話,把“南山”與“壽”聯繫起來,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天保》,這首詩的最後一節是:“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恆粗繩索,此指月弦。騫:虧,損。這幾句詩譯成白話詩大意是:猶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壽,不會崩坍陷落。猶如松柏枝葉長茂盛。青青相繼,永不衰落。

壽比南山的解釋是像南山那樣長久,用於祝人長壽,《詩經》是先秦作品,產生於周代,“雅”是“正樂”。即周王城樂,或王城附近的樂。“雅”是相對於“風’’(地方樂)而言的。周都為鎬(今陝西西安),因此《詩經》南山特指西安城南的終南山(俗稱“南山”)。

除此以外還有其它說法
,好象也是有根有據:

湖南衡山即南山說:衡山之稱定壽嶽,由來遠矣。據《周禮·職方氏》、《史記·天官書》以及《春秋》、《星經》等古籍的論述,南嶽衡山上應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中的軫星,軫星司衡主壽,故衡山早就被世人尊之為"壽嶽"了。

“壽比南山”不是衡山,不是三亞南山,而是指西安終南山之仙

近年,湖南衡陽文物部門在南嶽衡山最高峰——祝融峰上,找到了古代“南山”大型石刻,為揭示“南山”之謎找到了新的線索。自宋徽宗在南嶽留下“壽嶽”石刻和“天下南嶽”題詞後,“壽嶽”之名便稱於世。據清光緒版《南嶽志》記載,有“壽比南山”四字題刻於南嶽祝融峰祝融殿北牆基下的捨身崖上,楷書陰刻,每字一米見方。

新發現的“南山”二字石刻恰好位於祝融峰北側的雜草中,由於風化和水土沖刷,已不十分清晰,但“壽比”二字在考察中並未發現。參加考察的考古學家羅步庵等專家認為,“壽比”二字可能是在重修祝融殿時被壓在了殿腳下。雖然關於石刻的歷史目前尚無定論,但“南山”二字石刻的發現,進一步佐證了“壽比南山”之“南山”即南嶽衡山之說。

海南三亞南山說:

“壽比南山”不是衡山,不是三亞南山,而是指西安終南山之仙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廣東瓊州地區突然間天昏地黑,電閃雷鳴,傾盆大雨一直下了七天七夜。第八天,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天崩地裂,瓊州脫離了中國大陸,成了一個島嶼。瓊州島上的生靈死的死,傷的傷。有些河流和山脈消失了,沒有消失的河流也都改了道,山脈也都變了形。奇怪的是,只有南山(今三亞市的鰲山,也叫南山)安然無恙,一棵草一棵樹也沒有被損壞,住在山上的人一個也沒有受傷,更沒有死亡的。傳說經歷了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幾百歲,最後都成了仙。

公元748年,鑑真師徒等35人從揚州啟航,第五次渡海時遇到颶風,漂流到振州(今三亞市)寧遠河口(今海山奇觀風景區一帶),已經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南山上的人們發現了他們,把他們救了起來。他們一著南山的地,就立即睜開了眼,精神也來了。他們在振州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雲寺,傳播佛教文化。這些奇怪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因此人們都把南山叫做仙山。上南山來玩和居住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傳說到過南山的人有病去病,無病健身,個個長壽。因為南山在天崩地裂中完好無損。由於到過南山的人都長命百歲,所以人們常用“壽比南山”來祝福他人長壽。“壽比南山”這句話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山東青州市雲門山說:

“壽比南山”不是衡山,不是三亞南山,而是指西安終南山之仙

雲門山,位於山東省青州市南側十多里處。山不很高,但風景優美,古蹟較多,山頂有云窟和雲門洞,洞穿南北,洞下崖壁陡峭,絕壁上刻有巨大的“壽”字。為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衡望府的周全所書,距今已經有400多年。“壽”字高7.5米,寬3.7米,高大宏偉,氣勢磅礴,天下罕見。單是下面的“寸”字就達3米多高。從古到今,有“青州府裡,人無寸高”之說,人站在“壽”字下面昂首仰望,“壽”高入雲,“壽比南山”或“南山之壽”之說便由此而來。

壽比南山真解:

除壽比南山的“南山”為終南山之說外,其它都是不可信的。文化在於傳承,必須有可靠的根基,《詩經》是經孔聖刪訂的經書之一,經兩千多年的歷史證明是可信的。壽比南山出自詩經“如南山之壽”根跡明顯,不容置疑,多學者考證認為《詩經》為先秦作品,應以先秦地理人文風貌為依據,不能以後世唐宋及今人臆說為憑證,壽比南山中的“南山”只能是古秦西安附近的終南山。

“壽比南山”不是衡山,不是三亞南山,而是指西安終南山之仙

確定了南山是終南山,壽比南山的這句成語還是不能得到正確的解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難道終南山比其它名山歷史悠久,壽命更長嗎?顯然不是,既然不是又何必一定要拿南山說事呢?隨便說個山不就得了嘛!難道是因為南山高嗎?講高度終南山(海撥2604米)不及珠峰(8848米)、崑崙(4767米)高,回到古秦陝西境內看,終南山也不是最高的山,因為還有寶雞的太白山(3767米)更高。說明也不是以高度論。那是以什麼為其讚頌標準的呢?再說江山萬年不壞,人為血肉之軀,又怎能將人壽以山來作比呢?這其中必是另有所指才是。

“壽比南山”不是衡山,不是三亞南山,而是指西安終南山之仙

唐朝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名言才真正道出了要害,山無仙不名。歷朝歷代聚仙最多、修仙成功人數最多最早的寶山卻非終南山莫屬,終南山為道教全真派發祥聖地,全真六子都與終南山有淵源,歷代眾多隱士在終南山修煉不綴,代代相傳,現存廟觀40餘座,有修仙隱士5000多人。從古至今尚無任何名山能與之比肩。由此看,終南山為仙山、為修仙之山名符其實。山人實指仙人,壽比南山中的“南山”真實所指應為終南山的神仙,仙風道骨與無限壽命。

由此可以推斷:“壽比南山”的真實含意應該是:壽命好比終南山的神仙一樣無限長久。因為終南山是個神仙輩出的地方。這樣理解,壽比南山其實與山沒有了多大的關係,這個南山就是個比喻、是個隱語,與神仙確有深刻的聯繫。只有這樣才經得起推敲,才契合《詩經》的原意。

(本文觀點來自:馬林珠的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