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慌了員工樂了,“社保入稅”來了!公司該如何面對鉅額稅費?

剛剛過完國慶節長假,收到了個人所得稅起徵點3500元提至5000元的消息,許許多多普通的白領、工薪一族都開心到睡不著覺。

老闆慌了員工樂了,“社保入稅”來了!公司該如何面對鉅額稅費?

但同時也有許許多多的老闆們、HR們開始頭疼了。因為新的稅收政策來了。到底是什麼稅讓老闆們、HR們也會頭痛不已呢?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社保入稅。

老闆慌了員工樂了,“社保入稅”來了!公司該如何面對鉅額稅費?

八月中旬,財政新政策:

8月20日,國稅總局、人社部等五部委召開聯合會議,提出在今年12月10日前完成社保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職責劃轉交接工作。由稅收部門統一徵收社保意味著徵繳力度的強化,進而將增加企業社保負擔。 8月31日,新出臺的個稅法核心內容有:個稅起徵點由3500元/月上調為5000元/月;增加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拓寬低稅率級距;工資、薪酬、勞動報酬、稿酬等實行綜合計徵。 8月31日,國稅總局要求有限合夥私募基金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適用5%-35%的超額累進稅率徵稅。”然而,各地方政府為了吸引私募基金落戶,採用20%的優惠稅率,整改之後大部分投資回報均高於35%的稅率線,有限合夥基金的個人LP將面臨70%左右的稅負增幅。 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上述稅費不降反增的爭議,提出“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同時“按照不溯及既往、確保總體稅負不增的原則,抓緊完善進一步支持創投基金髮展的稅收政策”。 9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把房地產稅法寫入立法規劃,屬於第一類項目,“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

以上的政策、稅法有增加企業壓力負擔的。同時也有減輕企業壓力的。但總體來說我覺得是增稅政策大於減稅政策。看來企業的老總、HR部門也要儘早為此做準備了。

老闆慌了員工樂了,“社保入稅”來了!公司該如何面對鉅額稅費?

我國企業一直負擔著鉅額稅費

從世界銀行發佈的可比數據看,中國企業部門總稅率(佔企業利潤比重)2017年高達67.3%,既高於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企業總稅率,也高於印尼、南非、印度、俄羅斯和越南等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總稅率。

老闆慌了員工樂了,“社保入稅”來了!公司該如何面對鉅額稅費?

而企業的稅費可以大概分為: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契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其中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累計佔比為37.6%!

再加上10月1號出臺的個人所得稅的5000元徵收點,已經很大度數地減輕了個人、家庭的稅費壓力,而企業公司的壓力卻不減反增。小編在此也為小老闆們心疼一番…

老闆慌了員工樂了,“社保入稅”來了!公司該如何面對鉅額稅費?

面對社保入稅,企業們該如何應對?

最簡單也是最省心的是按照法律法規正常交稅,但是如此一來無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大大增加了它們的經濟負擔,它們的盈利將被大大地扣去稅費那。

解決辦法則是:在2019年1月1日社保由稅務部分統一進行徵收 之前儘量將員工們的工資拉低到5000以下,然後再將那本來多出5000額度的部分工資用其他方式進行補貼。

老闆慌了員工樂了,“社保入稅”來了!公司該如何面對鉅額稅費?

打個比喻:前方是個長滿荊棘的森林,明知道你自己沒有穿任何保護措施就衝過去必定會受傷,但你如果穿上‘盔甲鐵鞋’再坦坦然然地踏過去,你覺得哪種方式比較適合公司的生存之道呢?

“雙基數”和“社保稅”早已兵臨城下!

面對這樣的醫保基數、社保基數大幅度的增長,企業公司們若是不採取任何措施,直接面對的話,恐怕只有僅僅幾家財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撐下去吧。

既然兵臨城下,我們再抱怨和煩惱也只是徒勞,燃眉之急應該是一起開個會議,老總高層們和HR等等坐在一起商討公司接下來該做什麼。

老闆慌了員工樂了,“社保入稅”來了!公司該如何面對鉅額稅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