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屠呦呦获奖的消息让国人格外振奋,然而,从昨天到今天,关于其获奖的一些争议也不断出现,今天上午,中国之声记者来到屠呦呦家进行采访,那么,屠老对获奖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她回应这些争议了吗?

争议1为什么屠呦呦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这个问题首先要说说青蒿素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肖像照和其工作描述图。图片来自网易新闻

1967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当时,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杀伤力之大远胜于子弹炸药,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5倍。这种古老的瘟疫正是疟疾。当时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1967年5月23日,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指向正是——防治疟疾新药。2年后,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参与其中。屠呦呦对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2015年10月6日上午,屠呦呦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中国之声记者丁飞摄

屠呦呦:我参加的时候已经是比较晚了,1969年越南主动提出来我们帮助他,当时(疟疾)的死亡率很高比打仗死掉还要高好多倍。接触下来之后,让我来当这个课题组的组长,我就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我在《肘后备急方》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用水泡了以后把汁挤出来,从这里面我就得到灵感重新思考提取方法。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该小组最后把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1971年10 月4日,她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我国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一项特殊历史时期的任务,最终转化成了全人类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

2011年9月24日,已经80岁高龄的屠呦呦获得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直到这时,屠呦呦的名字才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也有人问,为什么屠呦呦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2011年9月24日,80岁高龄的屠呦呦领取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图片来自《南方都市报》。

严格地说,并不能说屠呦呦没有获得过国内的科技大奖,早在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就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不过,当时“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

因此,科学界对这一争议的答案就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

也正因为这样,从四年前获得拉斯克奖到昨天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自己也一直强调,这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

屠呦呦:我想作为科学工作者,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争议2将集体研究成果归功于一人是否合适?

中国科学界普遍认为,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是协作攻关的集体结晶。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抗疟药内部会议上首次公开了研究报告的全部内容,引起参会人员的极大兴奋。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启示、鼓舞下,云南药物所的罗泽渊与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也分别提取到含量更高的青蒿素。在此后的临床应用、结构测定和新药研发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李国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周维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李英等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就有人认为,将集体研究的成果归功于屠呦呦一个人,似乎有失公平。

不过,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拉斯克评奖委员会解释说,之所以把奖杯颁给屠呦呦,所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的确,古代医典里的一句话给屠呦呦带来了灵感,但做研究绝不止是“电光火石的瞬间”,真理总是千百次的试错熬成的。屠呦呦对记者说,当年选定青蒿前,她尝试了上百种中草药材。青蒿被圈定后,选择最佳的部位又是数不清的试验:

屠呦呦:我做到青蒿这步,可以用的药已经都筛完了,前面我大约试了200多种中药,提取方式加起来380多种。所以我开始这个部分叫做91号,为什么?因为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了这个有效的部分。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工作中的屠呦呦 图片来自中国经济网

在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她也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依然坚持亲证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屠呦呦:为了保证安全当时做了毒性(实验),从老鼠做到猴,狗啊什么的,几个同志一起给领导打个报告,说我们愿意自己试一下。

事实上,以“第一”论英雄,也是其他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共同原则。在历届诺贝尔科学奖中,都不乏这样的例子。

争议3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出版,曾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指责她“不够淡泊名利”。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饶毅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屠呦呦在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记者看到,屠呦呦家中使用的,都是颇有历史感的老式家具。客厅里,唯有饭桌和沙发间,立着一架擦拭锃亮的钢琴。钢琴对面的书架上,摆满了老人获得的证书和奖杯。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 屠呦呦家中摆放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 的奖杯

采访中,屠呦呦的老伴李廷钊一直在帮忙接着各地打来的祝贺电话。他告诉记者,两人是初中同学,一个研究药学、一个研究冶金,一路扶持。屠呦呦一生潜心研究,心无旁骛,并不愿接受太多采访,或者在公众场合露面。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后,81岁的屠呦呦才第一次在国内公开亮相,但连去领奖,都是两人瞒着邻居和亲友偷偷去的。这一次,他们事先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屠呦呦家的保姆小林每周去老人家一次,买买菜、打扫打扫卫生。她说,老人如今仍然坚持在一线做研究:

小林:她的耳朵不好,带着助听器你还得好好跟她说,不然她听不清楚。就这样这么累,我每次都看她在床上写、看、研究。我说屠老师你还上班啊,她说上班啊,她身体也没病,挺健康的。

采访中,屠呦呦一再提到,科研成果能否获得世界公认,不是靠期待和愿望,而是需要创新和发现。她希望中国的年轻科技工作者,能多看看两本书,一本是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屠呦呦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读的两本书。中国之声记者丁飞摄

对于得奖,她坦言“有些意外”,但荣誉面前,更重要的还是责任:

屠呦呦:我觉得诺贝尔这个奖因为之前还没有,大家都希望有。说实在,我也没有老是想着奖不奖的问题。荣誉是荣誉,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荣誉多了,你的责任也大了。你应该辩证的来看,对不对?

专访屠呦呦:如何面对获诺奖背后的争议?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而根据朱熹的注释,这里的“蒿”指的正是青蒿。不知为她取名的父亲,是否想过,自己的女儿此后一生,会与这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记者手记:我并没有走上前和屠老合影——丁飞

这是一场非常小型的群采,只有三四家媒体。我提前一小时才得知,可以采访前一天因诺奖已经名满天下的屠呦呦教授。听说,老人也是直到采访前半小时,才点头,愿意说两句。

到了楼下,小区物业看着“长枪短炮”,开心地说“真没想到,这栋楼里出了个大人物呢!”屠老的家,和我姥姥姥爷家里的摆设差不多,家具古朴,老式的。我只记得大家都围在她身边的时候,我却走向客厅里的那组书架,那里太吸引我了,满满的,全是奖杯和证书。屠老的老伴过来告诉我,“最漂亮的那个,就是拉斯克奖啊。”很遗憾,我当时并不知道它的意义,直到后来百度。屠老耳朵不好,每个问题都需要重复几遍,才能听清。85岁的老人,得奖后的第一个晚上,却彻夜未眠。好想知道,这个特别的晚上,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85岁,她还会在意这个奖项的认定么。她准备了一张纸,算是“标准答案”,一上来就拿在手里。但记者们肯定不满足,于是问题很快延伸到了其他。我后来检查录音,采访只进行了半个小时,里面80%的内容都是“青蒿素”,这个所有人都刚补完课的专有名词。她真的爱它,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和屠老相比,她的老伴更外向些,更健谈。他就像老人的“代言人”,一上午,帮着她接电话(电话声一直没断过)、为她重复问题,甚至给我们翻出照片,津津有味地讲起背后的故事。老伴以她为傲,也时而为她鸣不平。我说“李老,你们啥时候就在一起了呀?”他好骄傲:“我们是初中同学啊!”初中。70年长情陪伴。很多人都知道,屠老为了试验,自己亲自服药,后来肝中毒。可你或许不知,当年她的这位研究冶金的老伴,也曾为了她服下药物,把自己当成对方事业的“试验品”。在工作人员的一再催促下,采访结束。大家纷纷挤上去合影,兴奋地诉说着,积极地请求着。我竟没有挪动身体,远远地看着她,有点疲累的双眼。嗯,把我的敬意放在别的地方吧,稿子里,或者对待自己的事业上。记者们还没出门,屠老已经累得回屋里休息了。临走时,竟在楼下碰到了她家里的小保姆,买了菜过来。小林每周来一次,平日里还是老两口自己住。小林说,以老人的身体和需求,肯定要有人天天在旁照顾着啊。可是,屠老还是和老伴在一起,最自在。如今,依旧只是老两口,相伴在一起。

综合:中国之声、网易新闻、南方都市报、新浪新闻、中国经济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