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回声是一种恫嚇,它不停息的深入人心,要的不过是一个证明。』

•••

80年代中期的台湾,是唱片业的黄金时代。

经历了近十年的民歌运动的沉淀,灯红酒绿、浪子心声、酒廓怨妇不再是国语歌曲不变的主题,取而代之的,是以诗歌来谱曲的全新的台湾民歌的形式。

青年们不再沉迷于听外文歌曲,喊着要「唱自己的歌」,文艺青年们抱起吉他,在校园的草地里轻轻吟着歌,唱着关于爱情、关于心情、关于旅行、关于对民族的情怀。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那是一个才思泉涌的时代,罗大佑哼哼着《之乎者也》,用沙哑的声音唱出对社会体制的诸多不满;齐秦以「北方的狼」的姿态横空出世;苏芮出版了《搭错车》,一改之前女歌手苍白软弱的形象,以一身黑衣、振人的呐喊,在当时乐坛掀起了一股黑色狂潮。不用娱乐视觉、不用无用幻觉,真实地、像触碰琴弦那样听见回响,真实地、用心感动记录历史。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滚石也顺势推出了台湾第一张自制售卖的实体CD《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此专辑作为百大唱片之一,承载了一代人的深刻记忆,也让它有了与众不同的特殊含义。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CD,这也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

这张唱片是作家三毛的半生故事,由她亲笔写下的11首歌词,串联成一张完整的音乐传记。

唱片集结了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七位作曲高手所谱写的歌曲,由齐豫和潘越云以不同的曲式,演绎了三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经历的不同的际遇与心境,三毛的旁白贯穿始终,她的声音细软温柔,像潺潺的流水拂过心间。

也许你的少年时代没有齐豫与潘越云,但那个年代的心事与青春都可以从已成隽永的老歌里窥探,它们的力量足以穿过时间的洪流,抚摸你。

「1」

被「退稿」的三毛

对齐豫与潘越云来说,闯进三毛的世界是个意外。

33年前,三毛抱着一堆稿纸走进了滚石唱片,想要把这些词谱成曲。三毛喜欢古典诗词,创作出来的歌词也不是歌词常见的ABBA架构。都是第一次当制作人的齐豫和王新莲觉得歌词太过文气、古典。对两个书迷来说,她们更希望三毛第一张专辑中呈现的,是她自己的故事。

齐豫和王新莲说服了三毛,她愿意重新提笔,写自己的故事。

那一年,三毛42岁,齐豫27岁。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三毛与齐豫、潘越云

重新创作的日子里,齐豫、潘越云和王新莲常常去三毛家,听她说歌词的故事。

失学而不愉快的童年,羞涩甜蜜的初恋,深挚的真情,绝望的悲痛,沙漠的放逐流浪,乃至心境的释放。想到喜悦处,会有轻柔的笑;忆及悲伤时,更有难以愈合的创痕。这些情愫,转化为文字,每一笔画,都是深刻的印记。跌宕起伏的人生,孕育出三毛浪迹天涯赖以支撑的毅力与勇气。

经历了大半年的制作,1985年,《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面世了,三毛最初的手稿,只保留下了一首《晓梦蝴蝶》。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专辑的名字「回声」取自三毛的英文名ECHO,出自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Narcissus是一名自恋的美少年,山谷女神Echo因其貌美而坠入情网,但因为赫拉(宙斯的妻子)嫉妒其美丽而令Echo只能重复别人刚刚说过的话,Echo想尽办法仍无法向心上人示爱,Narcissus因此而抛弃了Echo,并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最后滑入水中溺死,死后的地方长出了金黄色的水仙花。

悲伤的神话故事似乎远远印证了三毛的故事:一直在呼唤爱,一次次的得到后又再次失去。这样的痛苦,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无所承受之重。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三毛

这不是齐豫与三毛的第一次合作。

早在70年代初,李泰祥就与三毛合作了《橄榄树》《一条日光大道》《风》等。在民歌运动之前被西洋文化严重冲击的台湾,这样的创新并不受市场欢迎。一直到民歌运动后,台湾文化意识觉醒,由此催生的金韵奖,让李泰祥认识了初出茅庐的齐豫,那一年,由齐豫演唱、李泰祥作曲、三毛作词的《橄榄树》才在乐坛一鸣惊人。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三毛与齐豫、潘越云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很重要,这张专辑也一样。在80年代的台北,大街小巷都是歌声。今天张艾嘉出新歌了,各大唱片行就都在放《童年》;明天罗大佑又出了什么新专辑,去听听又写了什么好歌。那时候的音乐氛围很棒,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这样一张文学概念专辑。」

齐豫如是说。

「2」

三十三年梦

三毛说「回声是一种恫嚇,它不停息的深入人心,要的不过是一个证明。」

当时正值花样年华的齐豫,还体会不到为什么「回声是一种恫嚇」,相反,「我觉得回声很浪漫,是三毛以前故事的一种呈现,想得很唯美。」

时过境迁,三十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三毛永远停留在了48岁,而当初桃李年华的小姑娘,也走到了花甲之年。「后来我终于明白,回声之所以是一种恫嚇,因为有些回忆三毛早已深埋在心底,而当初懵懂的我们却一直逼着她把这些重新挖出来,写作不容易,一定要把自己的故事内化,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

说到这里,我们沉默了一会。

「嗯,谢谢三毛。」齐豫接着说。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齐豫与三毛

三个月前炽热的盛夏,齐豫和潘越云发表了EP《不曾告别(三毛姐姐如唔)》。

「当年的恳求 是对还是错/回声的恫嚇 是否还在闪烁/无知无明的 走进了妳的生活/乱了一方好不容易平息的滂沱」

齐豫乘着飞机飞过了秘鲁的夜空,想起曾经与三毛的点点滴滴,在机舱里哭着用手机写下了歌词。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三毛曾说:“在台湾,只有3个女人适合穿波西米亚风格的大花裙,这三个女人就是三毛、潘越云和齐豫。”

令大家都感到欣慰的是,在回忆了自己的半生之后,三毛写出了《梦田》。「她是一个白羊座的女生,她走出来了,代表着她又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其他的力量了,特别开心。」

白羊座是春天的第一个星座。春回大地,万物的生机都表现在白羊座的身上。春天的气息赋予白羊座新生命力,生机勃勃,激情盎然。一如三毛,她的心是爱的沃野,即使在沙漠里,也轰轰烈烈开出爱之花,并长久地盛开在心灵的荒芜之地,生动、鲜活,令人难以忘怀。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虽然在舞台上唱过了无数次《梦田》,但每次演唱,齐豫和潘越云都会感动。

「《梦田》是充满希望的,即使你无法成为自己的橄榄树,可是你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梦田,好像在告诉小孩子,你有一亩田,你要好好种,随便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一切都来得及,一切都充满希望。」

「3」

回声


谁也不曾想到,三十三年后,我们能够听到《回声》的演唱会。

这是一场只为一张专辑而办的演唱会。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为了准备这场演唱会,齐豫和潘越云又重新捡起了三毛的书,那些在三毛家听故事的日子仿佛昨日重现,当年没有听懂的故事早已融入血液,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自己。


办这场演唱会,不是为了刻意回到过去。正如阿潘所说:「过去是回不去的,我不会用从前的唱法唱。就让它停留在那个年代吧。这么多年过去了,经历了人生的历练,我们会唱出和从前不一样的感觉。」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三十三年后,当“回声”响起,那些有关撒哈拉、有关橄榄树、有关野百合的故事,也将在记忆中重现,这些共同的青春记忆,在歌声中被唤醒,也在歌声中成为新的记忆。


阿潘说,时间是残忍的。舞台的荧幕上放的是三十三年前的照片,和舞台上的歌手一对比,时间是如何爬过了皮肤,只有自己最清楚。三毛带给她们的感动太多太多,以至于在排练的时候,阿潘常常忍不住落泪。「这就是岁月的事实,没有人可以改变它。」


她从不背过身看大荧幕上自己年轻时的视频,多愁善感的人在岁月的长河边,不免会伤感。画中人早已远去,时光易逝难倒回。到头来才发现,时间的指针永不磨损啊,只是人事有尽头。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演唱会的一大亮点,是齐豫与潘越云将一起演唱《橄榄树》。


这首歌是齐豫与三毛的初次相遇,虽然已经唱过了无数遍,每次唱《橄榄树》,齐豫还是很紧张。「从开头的第一个音到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音,都不能够稍有松懈。」


《橄榄树》是西班牙的橄榄树,对当时才刚刚开放民众出境观光的台湾青年来说,歌词里的「流浪」、「远方」所包含的企望和愿景,是异国的梦土,是他们不曾到达过的地方。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橄榄树》对齐豫的意义更是非凡。

「 橄榄树可以幻化成各种模样。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追求,橄榄树会变成你要成为的那棵橄榄树。橄榄树的意义根本不是去追寻,而是你自己要成为橄榄树,你的精神理想,就是你的橄榄树。」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理想与现实之间,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是有一道阴影。我们常常习惯了将平凡、普通用在理想的反面,用以逃避现实的壁垒。而理想总是那么的令人向往,放弃理想,比坚持要困难得多。

感谢三毛,让每个人的心中都长出了橄榄树,它是理想,是远方,是我们难凉的热血。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这样一张纯文学的概念专辑,放在如今,也许根本就不会有人去出版。

当我们在魔幻的2018年回望过去时,心里不免会感叹——原来过去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歌是启蒙的武器,可以承载思考的重量。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听惯了让人麻木的流行情歌,在这个浮躁的季节,《回声》是一针强劲的清醒剂,就让歌声带我们回到从前,找到自己心中的橄榄树。

「因为我们也到了这个年纪了,希望在有余力的时候,还可以再影响一代的人。这是我们的小小的愿望 ,让年轻人重温一遍。」

三毛走的时候没有告别,所以,她也从不曾离开。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12月8日,走过了大半个中国的《回声》演唱会终于来到了福州。

一起来听三毛的故事吧,这是三个女人的壮阔人生,是你的梦田,也是你的橄榄树。

演唱会中的许多歌曲,都是难得的现场版。这些在平时没有机会唱的优秀作品,都将一一在舞台上呈现。例如唱给三毛故去恋人的悲歌《今世》和《孀》,在唱片出版之后,几乎没有现场演绎过。

「每次唱这两首歌,感觉就像在攀越一座山峰,情绪的起伏太大了,所以我每次都战战兢兢,因为真的很难唱。但我很珍惜每次唱它的机会,因为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这场演唱会有声,也有影。

舞台上纱幔隐隐,恍若仙境,上面是三毛的字、齐豫的字、潘越云的字,手写的文字在轻柔的纱幔上,带我们回味三毛的半生。

她闯入了很多人的世界,唤起了无数人浪迹天涯的梦,不打一声招呼,便流浪去了另一个世界。她不关心闲言碎语,不过分悲戚伤痛,她只求有书,有梦,有前方。

更惊喜的是,许多之前从未公布的三毛原声录音,将在现场经典重现。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这是来自内心的回声,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我们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

而回声中盛放的,是时间的玫瑰。

三个女人的壮阔人生

三毛·齐豫·潘越云

《回声》巡回演唱会 2018福州站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时间

12月8日 19:30

地点

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综合馆

价格

280元-1080元

长按扫描二维码

即可购票

点击文末左下角

也可直接购票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END-

三十三年后,与三毛再遇见|专访齐豫、潘越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