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答记者问:金句、病句及其他

任正非答记者问:金句、病句及其他

任正非很少接受记者采访。

好多记者,包括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记者多次约他,他都婉言谢绝。

然而,前天,他欣然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

之后,又应央视之约,单独接受采访。

物以稀为贵,老任这一反常举动,必然引起舆论重视。而其访谈内容,又必然成为研究华为和任正非的专家作者们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料。

老詹对老任,一直感兴趣,此番认真将采访实录看了几遍,摘出若干金句、几个病句,再谈点想法

先来看金句:

——我们今天可能要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我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詹评:嚯,口气不小,胸有成竹哪!)

——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这样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什么都要自己做,除了农民,其他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詹评:还真敢说,连自主创新都敢“不支持”了?)

——我们的产品做得比别人都好,让别人不想买都不行。我举一个例子:全世界能做5G的厂家很少,华为做得最好;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厂家也不多,华为做到最先进。能够把5G基站和最先进的微波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华为。当然,它可以不买,那就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来建设另外的网络。(詹评:啥叫牛拜?这就叫牛拜!真过瘾,真提气!)

——华为现在87,805项专利中,其中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我们的技术专利对美国的信息社会是有价值的。我们已经和很多西方公司达成了专利交叉许可。(詹评:8万7千专利!这就是华为的底气!如此底气,谁怕谁呀!)

——见媒体是公共关系部逼的。他们说,这段时间我们要给18万员工和广大客户都要传递信心,让他们多了解我们、信任我们,也同时给社会释怀,其实我们没有遭遇多大困难。你可能没参加过我们的内部会议,开会都是群情激昂的,没有感觉到有多大困难。但是外界不知情,我们需要传递一些信心,需要我说说话来起一些作用。见媒体就是给社会传递一种信心。当然我们今年的收入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估计增长不会超过20%。五年以后,年销售收入可能比今年多一倍多

。(詹评:这一回公关部逼得好!回去该奖励一个!速度可能放慢,不会超20%?嘿嘿,明贬暗褒,好让人羡慕嫉妒恨哪!)

——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一定会有一场巨大革命。五年以后,这条生产线上可能只需要五、六人,甚至两、三人,主要是做维修。当然,我们的生产线上很多人都是博士,不是普通操作工人,特别是光芯片生产中,会动手的博士还特别少。(詹评:生产线上很多都是博士?任老头,别吓死宝宝了,硕士还招吗?)

——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给农村教师多发一点钱,让优秀人才愿意去当教师,优秀的孩子愿意进入师范学校,就如我们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粟裕、黄克诚、许光达、恽代英……都出身于师范学校一样,我们就可以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今天满街高楼大厦,过二、三十年就变旧了。如果我们投资教育,二、三十年后这些穷孩子就是博士,开始冲锋,国家就会走向更加繁荣

。(詹评:答央视问时,任老头还说: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这是含金量极高的金句,估计会流传开来。)

——今天大家看到华为有很多成功,其实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外国科学家,因为华为工资高于西方公司,所以很多科学家都在华为工作。我们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我们自己在编的15000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是把金钱变成知识,我们还有60000多应用型人才是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詹评: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这还是一家企业吗?全球找不到第二家吧?)

——华为有什么?一无所有!华为既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源,除了人的脑袋之外,一无所有。我们就是把一批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的脑袋集合起来,达到了今天的成就,就证明教育是伟大的。(詹评:看来,世界上最值钱的还是人脑袋呀。)

——有个老师辞职说世界很大,她想去看看。我想说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好多地方我们可做5G的,我们暂时还做不了那么多。少数地方的拒绝不能代表我们在大多数地方被拒绝

。(詹评:世界还很大,华为想出去走走!)

——这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形容词,我们也天天说。如果真是这样子,就根本跑不动了。我们还是胸有成竹的,但是说话总是要夸大一点,好像自己真的是很担忧,大家不要听那些形容词。(詹评:这样的形容词,领导和记者最爱用,务实的企业家一般不用。)

——做百年老店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是要去除惰怠。曾经有首长说要总结一下华为公司的机制,我说首长您别总结,前20年是积极进步的,这10年是退步的,为什么?就是人们有钱就开始惰怠了,派他去艰苦地方不愿意去,艰苦工作也不愿意干了。(詹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之本性也。)

——(记者:去年华为人力资源研讨会,大家给您提了一堆意见,总结成十宗罪。您觉得大家提的这些意见是否有道理,您按照这些意见去改进了吗?任:十宗罪,我们把它都贴心声社区的网上了,让18万员工去批判,大家就讨论应该怎么改。这样会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使我们的一些内部的机制逐步地转变。我看心声社区一般只看批评,说好话的我就过滤过去。

(詹评:只看批评,说好话的不看。谁能做到?唯任正非也。)

——前天西方记者也问我“你们会不会造汽车?”我说,我们永远不会造汽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决不会造车的。(詹评:如此强大,却决不造车。这老头太冷静了,非常可怕!)

——东风汽车的竺总问我,我说“中国无人驾驶可以从拖拉机做起”,我们不与西方同一个轨道竞争,就把拖拉机做到24小时耕地,不怕蚊子,不怕下大雨,不怕爬高山,农业生产效率不就提高了吗? (詹评:这个点子好,可谓金点子。)

——我们今天进入商业社会,不能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就要去做雷锋无私奉献,就不要去搞商业模式,那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呢?我们要用经济规律来对付经济规律。(詹评:这个道理,大家明白,不过没人敢像他那样直接说出来。)

任正非答记者问,全文一万多字,确实长了点。以上所谓金句,亦精华摘录也。老詹当记者时,极擅长一件事就是“第二种翻译”,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为的是方便读者,为人民服务也。

至于所谓病句云云,不过是噱头罢了。任老总如此郑重其事地答记者问,怎么会有病句?(何况,公关部门不还得润色把关吗?)

不过,认真挑一挑,小毛病还是有的。以下几段,就不甚严密的,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人工智能会出现泡沫化?就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世界实际上只需要一家公司,比如说办公系统,谁还能取代微软?真正的机器人出来后,90%的机器人公司就困难了。因此,我很难解释人工智能是不是有泡沫。(詹评:前面肯定会出现泡沫化,后面又说是不是有泡沫?前后不大一致了哟。)

——在精神上我是支持自主创新的。所有科学家的创新都是自主的,它是一种精神。我认为在尖端的未知上更多的强调自主创新是可以的,比如嫦娥4号,人家不给你,那你得自主。但是我们不能在低层面上强调自主创新,一个螺丝钉你也要自主

?(詹评:开头说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这里又说精神上我是支持的。算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吧。)

——记者: 您认为华为当前主要是什么困难? 任正非我们觉得除了困难,都是困难,没有不困难。(詹评:这话就有点外交辞令的味道,比较油滑,不像老任的风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