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恥:北宋滅亡之前的東京城

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國統帥完顏宗望,率領伐宋東路軍,兵臨開封城下,到次年四月一日金人退師,虜二帝北去,宋朝汴京的君臣士庶歷經了四個多月的悽風苦雨。當時開封城內有一位叫做丁特起的太學生,目睹他效忠的王朝面臨亡國之際的苦苦掙扎,心中不勝悲憤。因為“痛二帝之播遷,憫王室之顛覆”,他將自己的見聞逐日記下來,輯為一冊《靖康紀聞》,以期讓後人記住這靖康之恥。

現在我們就翻開丁特起“泣血謹書”的《靖康紀聞》,重溫一段痛史。

靖康恥:北宋滅亡之前的東京城

十一月二十五日,天剛大亮,宋政府出黃榜,告諭士庶:“金人遊騎已及郊畿。”“士庶讀之,莫不驚懼”。

很快,金兵果然團團圍住汴京。十一月底,完顏宗翰率領的西路軍也抵達開封城外,與完顏宗望的東路軍會師於南青城。金帥遣使入城,要求宋欽宗前往金營談判。宰相何慄堅決不同意,說:“本朝自祖宗以來,車駕惟是三年一次郊天方出城,平居未嘗離大內一步。況今兵火在外,豈容輒出?此事實難相從。”

汴京苦撐了一個月,到閏十一月二十五,城破,“金人縱火燒諸門,及新城裡居民居宅、王公大宅,劫掠殺擄,火光亙天,達旦不滅,百姓哭聲震動天地”。金帥又遣使入城,要求以太上皇、皇太子、越王、鄆王為人質。欽宗說:“朕為人子,豈可以父為質?太子方數歲,如何到得軍前?”

閏十一月二十八日,宰相何慄與鄆王趙楷出城,“詣軍前請和”,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堅持要太上皇趙佶出郊。何慄回來,轉達金人之意。欽宗說:“上皇驚憂已病,不可出。必欲堅要,朕當親往。”決定親往金營談判。開封府於未時出榜,向市民通報消息:““大金堅欲上皇出郊,朕以宗廟生靈之故,義當親往,諮爾眾庶,各務安靜,無使驚擾,卻誤大事。”不消說,士庶睹榜,又滿懷疑慮。“都人自宣德樓至南薰門,立泥雪中,以候駕回” 。

閏十一月三十日黎明,朝廷又出榜:“大金和議已定,朕以宗廟社稷生靈之故,躬往致謝,諮爾眾庶,無得疑惑。”這一日,城中“百姓父老爭持金銀、牛酒、彩帛”,獻於金營,懇請金人放了皇帝。但到了晚上,還是未見欽宗歸來,“人情恟懼”。又過不久,見開封府出榜:“大金已許和議,事未了,朕留宿,只候事了歸內,仰軍民安業,無致疑慮。”士庶看了消息,心中憂慮,通夕不寐,擔心皇帝會不會被金人扣留,回不來了。

靖康恥:北宋滅亡之前的東京城

次日,即十二月初一晚上,開封府又有黃榜發佈:“奉聖旨,和議已定,止是往來禮數未畢。竊慮軍民等疑慮,今曉諭,更令知悉。”

十二月初二日,宋欽宗才從金營回城,走到宣德門,忍不住哭出聲來:“朕將謂不與萬民相見。”士庶莫不慟哭。一時間,皇帝回城的消息“里巷爭傳,人情快適,恍若再生,焚香致謝”。很快便是宋人的傳統大節元旦(春節),城外金帥還假惺惺遣人入賀。

然而,剛剛過完春節,靖康二年(1127)正月初十,宋欽宗又不得不至金營談判。當時金人“索金銀益急,欲縱兵入城”,宋欽宗問金使蕭慶,蕭慶回答:“須陛下親見元帥乃可。”宋欽宗不想出城,卻又“恐金人縱兵殘民”,只好任命同知樞密院孫傅為東京留守,自己帶著宰相何慄等官員赴南青城金營。傍晚時分,開封府出榜通告士庶:“朕出城議徽號事,為諸國未集,來日定回,仰居民安樂。”

但這一次赴敵營,宋欽宗再也無法回來。

正月二十七日,宋政府又出榜文,公告第二次和談的進展:“兩國通和,各敦信誓,車駕(宋欽宗)與兩元帥(完顏宗翰、完顏宗望)議事漸已了畢,只候旦夕回。”次日黎明,下了幾天的大雪停了,“御史臺告報百官,赴南薰門接駕,士民奔湊,充滿道路,延頸企望,以俟駕回”。但等不到欽宗歸來。

二月初七,城內傳言:諸城門都有百姓跟金人發生巷戰,“士庶方且憂疑”,午後又有內廷車子數十輛,各載被褥於車後,出南薰門,“星馳而去”。士庶惶惑,還以為是不是皇室中人逃跑了。未久,朝廷出榜公告:“皇帝出郊,日久未還,太上道君領宮嬪出城,親詣大金軍前求駕回,仰士庶安業”。原來,金人又要求宋徽宗赴金營為人質。徽宗這一回倒表現出是個男人的勇氣,說道:“若以我為質,得官家歸,保宗社,亦無所辭。”遂出城。這一夜,城內“民情極洶懼,各持兵器巡警坊陌;官司彈壓四出,至深夜亦不敢息”。

二月初九,正當城中士庶翹首等候消息之際,卻等來一道金營元帥派人貼出的榜文,大略說:“宋人悖德,故去歲有問罪之師。念出師止為吊伐,本非貪土,宜別擇賢人,立為藩屏,以王茲土,其汴都人民聽隨主遷居。”隨後,金人冊立張邦昌為新皇帝,改國號為“大楚”。北宋宣告亡國。(據吳鉤《靖康恥:北宋滅亡之前的東京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