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那么多书却没有成绩,你需要建立“思考的主场”


读那么多书却没有成绩,你需要建立“思考的主场”

《高效能阅读》书影


这个时代,阅读即正义。看看一个个读书APP、读书会线上线下遍地开花,一篇篇《我一年读了N百本书》类型的文章获赞无数,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阅读热潮中,我们已经无需为阅读的必要性做任何解释了。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那么多书,依旧没有取得多少成绩。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的方法不对。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日本学者原尻淳一著的《高效能阅读》一书,就是专门教授读书方法的。原尻淳一说:“我将迄今已出版的百余册读书术书籍通读了一遍,其中经我实证有效的内容和本质上能够产生共鸣的内容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作者博取众多读书论专著,萃取精华,加以实证,写出了这本书,影响甚大,已再版多次。

关于这本书,针对那些读书习惯比较稳定的读书人,我有个预防性建议:千万不要因为前三章的内容太基础而放弃。前三章主要是针对没有形成稳定的读书习惯的人而写的,用很多简便操作教大家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如何让自己沉迷于读书、如何建设一个读书的环境。因此,如果已经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话,看第一章就会觉得这本书是简直是个小儿科的东西。

千万别放下!越往后读,越是精彩。尤其是最后两章,我读着读着禁不住“击节赞赏”,恨不能“舞之蹈之”。

信息洪水时代,读书学习需要变革

原尻淳一指出,当今时代,我们所置身的信息环境,简直可以用“洪水”来形容。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阅读技术”,否则一定会淹没在信息洪水之中,被时代大潮远远地抛在后面。

旧有的只专注于投入高效化的读书方式已不再适用,“为写而读”“为产出而投入”,正是时代环境的要求。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读书课题:如何做到为了产出而快速阅读,以及能够获取多少高质量的信息,变成了关键所在。

作者提出真正的学习概念:“3D”ד2D”。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教科书这一媒体所进行的、以二维信息为主的学习,是“2D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问题在于,学生空有理解而缺乏实际感受,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也不知道如何将其活用于自己的生活,所以会感到无趣。

更高一级的读书,关键在于能否先在学生时代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然后在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出精益求精的意志。为了促使这种意志萌芽,很多大学提倡实地考察,并积极推行与就业挂钩的实习制度,这就是“3D学习”。

及早设定主题不仅能够促进信息向“自身的事”转化,还能使学习形成循环。这样一来,从结果上讲,读书将不再是苦差,而是成为探究的工具,变得“令人兴奋”。

如何形成“思考的主场”?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晒书单,以一年或一个月读了多少本书为荣。但观察他有什么收获,似乎除了“读过这些书”,也就没什么了。为什么呢?读书不选择,没有建立起自己“思考的主场”。

原尻淳一指出,商务人士首先应以成为自己所属部门的专才为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大约需要三年。在此期间,应该彻底贯彻垂直型阅读,理解业界及公司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积累专业知识,这就是“主场”。然后,带着积累的知识冲出主场,去客场战斗,去洞彻那些与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相关联的本质。

如何形成主场?在读书投入上,要把读书分为三类,包括现有专业领域的书、可能开拓的参考文献、非专业的书籍,三者配比是:“要有意识地对现在所属部门的业务书籍投资70%,对支持现有业务或可能成为新业务的其他领域的参考文献投资20%,余下10%分给完全未知的书籍。”

“思考的主场”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自己“思考的轴”。树立这个轴非常麻烦,很费功夫。但有与没有这个轴,人生的活法相差甚远。作者自己通过使市场营销成为一个轴,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其效果无法估量。他引用恩师中村尚司先生话讲:

“请下定决心,锁定一个主题。只要鼓起勇气锁定一个主题,就能形成思考的轴。有了这个轴,所有信息都会随之而来。许多学生都很心急,以为必须了解大量的知识才行,但实际上,深入思考一件事的时候,是不得不同时思考其他很多事的。这是因为,人的生活本来就是综合性的、整合性的。”

读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原尻淳一认为,读书这件事情归根结底,是为了创造独属于自己的原创内容的书,或是为了产出。我们之所以探讨这些读书方法,终极目的可能都要归结于“自己写书”。人类是喜欢表达并被评价的生物。读书便是其手段和食粮之一。明治大学的斋藤孝先生说过下面这段话:

“书是作为读物而存在的。这是普遍的看法,然而在我看来,书是为了读后‘著书’‘立说’而存在的。”

作者倡议:“请停止只局限于投入的读书吧。请切换成可以创造价值的产出型读书,构建属于自己的体系,超越他人吧!”这是一个哪怕只快一秒,也得在信息洪水中抓住有效商业信息的时代。而且,世界正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竞争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连公司的体系建设也追之不及。

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应该尽快拥有能够塑造创意的“个人”体系,做好准备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机遇。作者希望读者能像“我创造了这个,你们觉得如何?”一样,比所有人更快一步地付诸行动,成为在云端策划的表达者。

阅读“技巧大全”,总有一款适合你

优秀的书,总是能启发读者反思自己的心智;流行的书,则要让不同水平的人都能有所收获。要想做到既优秀又流行,那就应该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得到启发。我认为,《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可以做到这两点。

这本书可以说是个阅读技巧的“武器库”“技巧大全”:教不读书的人如何爱上读书,教喜欢读书的人如何沉迷读书,教职场中人如何更有效地读书,以及如何为输出而读书。有些小技巧,非常实用,如一个人怎么做“头脑风暴”?作者介绍了板坂先生的方法:当他觉得思路滞塞或是觉得生活单调而试图摆脱的时候,就会完全随机地购买二十本左右不同领域的杂志,用两天时间彻底读完。

又如作者建议对业界关键人物进行定点观测的方法:关注特定的个人社交媒体,就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必要的信息。其关键在于“从所有领域挑选关键人物,随时关注其言行举止”,在持续观察同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把握细微变化和整体倾向。

整本书共89节,每节都讲这样的一个方法或技巧。既有针对初学读书者的基本技巧,也有针对高端读者的进化方法论。可以说,无论是谁,“总有一款适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