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

五月又五天,门头插艾鲜。

彩绳拴香包,消灾驱邪远。

蒲叶裹米肉,艾蒿煮禽蛋。

雄黄烧热酒,粽香透山川。

“粽情端午”

端午节是古老的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每当端午节来临,妈妈都会不辞劳苦地包起好多口味不同的粽子,现在条件方便了,整整一冰箱。

端午节的那天,餐桌上少不了几盘蒸熟了的、剥好了皮的、各种口味的粽子,还有一锅用新鲜艾叶煮透了的大祘头和能够买得到的各种禽蛋,被煮成了黄绿的颜色,特别诱人,我特别喜欢这种,能一口气吃到饱。

这一天好像谁家门口都会插满棵棵艾蒿或菖蒲,随风摇曳,处处生机。艾蒿可是个好东西,它能有效地驱逐蚊蝇,消毒止痒。还能防治各种杂病。具说在以前的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艾蒿曾被推崇为‘神草’,虽然都是传说,不过还真有见效的案例。蚊香的材料配方常以艾蒿为主,可见它的作用是伟大的。

全国各地都过同一个端午节,尽管各有风俗,但都大同小异,形式不同而已。南方以米粽、雄黄酒为主,常有赛龙舟活动。北方以禽蛋、白酒为主,常有拔河活动。有人说端午节主要是为了记念屈原而形成的特别节日。

“粽情端午”

屈原。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今湖北宜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在那一年农历的五月五日,他悲伤地写下《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汨徂南土。……”。诗歌后投汨罗江身死。

人们为了保护他的尸体不被鱼虾龙蟹吃掉,就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喂饱那些鱼虾,从此就传承下来。

也就是说端午节是为了记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不屈不挠的忠君思想的英雄屈原,而传承的特别节日。因此端午节是应该值得重视和神圣的。

结伴走江边,清影映屈原。

英雄气常存,江河明月还。

“粽情端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