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坐高测量对预测脊柱生长速度的参考价值

脊柱侧凸的进展与脊柱生长潜能密切相关,与骨骼快速生长期有着密切的联系: 包括生长速率、Risser征等因素。

可根据侧弯者身高增长速度来预测侧凸进展的趋势,国外有研究将侧弯者最小间隔半年的矫正站立位身高增量年龄做相关曲线,将其高峰定义为生长高峰速度(peak height velocity, PHV), 相应年龄为PHV年龄。随访发现90%侧弯者在PHV后平均3.6年脊柱停止生长,与之相比月经初潮和Risser征则出现较晚(换言之,生长发育高峰期出现在月经初潮、骨骺线闭合之前)。

脊柱侧弯:坐高测量对预测脊柱生长速度的参考价值

PHV预测脊柱侧凸进展的价值,并不比月经初潮和Risser 征低,尤其在青少年早期两者尚未出现时。PHV 需监测身高增量,事实上不同性别的青少年体型不相同:女性青春期发育开始,相对于男性骨盆较宽,下肢较短,躯干较长。客观的分析下肢、躯干的长度及其之间的比例,对预测脊柱生长潜能具有更高的价值。

脊柱长度 常用从T1 椎体上终板至L5 椎体下终板,连接各椎体上下终板中点、椎体对角线连线交点及椎间盘的折线长度表示。有研究表明,当脊柱生长每年20mm以上,提示较高的侧凸进展风险。

但因各医院拍摄的全脊柱拼接片比例不尽相同,此计算方法对于侧弯家长来说相对繁琐。因而,我们可通定期测量(晨间)坐高,来推测躯干的生长速度,为脊柱侧凸矫正提供参考有效的信息:若身高、坐高增加,提示生长发育迅速,脊柱侧凸有进展风险;身高,坐高不变,进展几率不大;若坐高在一定时间内降低

提示侧凸可能进展。

以下简要介绍---坐高

坐高 是指人体在坐姿时头顶至座位平面的垂直距离。躯干长是指从胸骨上端至耻骨联合点的距离。尽管坐高与躯干长并不一致,但由于测量上的方便,通常以坐高来代替躯干长。

脊柱侧弯:坐高测量对预测脊柱生长速度的参考价值

坐高/身高指数= [坐高( cm) /身高( cm) ]×100

坐高/身高指数 能从人体躯干和下肢比例关系角度反映体型特点。通过坐高和身高比,从人体躯干和下肢比例关系角度,反映体型特点。若将两者进行测量,可帮助我们了解躯干的生长速度。

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生长发育的速度和时间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远心端即人体的四肢骨骼最先发育,且生长速度也非常的快;青春期过后,四肢长骨的生长逐渐放慢最后停止生长,即骨骼已经闭合,然而近心端颈椎、胸椎、腰椎等生长板并没完全停止,仍存一定的增长空间。

通过坐高测量,可为我们提供脊柱生长潜能的参考信息。生长潜能结合其他相关指标综合考察,对侧凸进展风险进行评估,才能为我们提供更详尽而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Wever DJ, Tonseth KA, Veldhuizen AG, et al. Curve progression and spinal growth in brace treated idiopathic scoliosis[J].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0 (377): 169-1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