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怎么“科学”地看中医

《黄帝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怎么“科学”地看中医?

假如生病了,我们怎么“科学而优雅”地去看中医?和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的严肃话题,今天聊点轻松的。就这个标题来看,貌似有点“无厘头”。其实细究起来,却无任何不妥,请诸君听我细细讲来。

现代人其实并不忌讳疾病,因为我们知道“讳疾忌医”是不行的,这个道理我们在中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扁鹊见蔡桓公》就告诉我们了。所以我们讨论这个话题时,可以用一种很轻松的心情来说。人嘛,都会有三病两痛的时候,那么我们生病的时候,就需要看医生,您的习惯是选择“中医”呢,还是选择“西医”呢?

《黄帝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怎么“科学”地看中医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对于“燕无衣传统文化”来说,很少生病。偶尔有点感冒之类的小毛病,要不就自己买点非处方药,吃了就好。最多去医院看看门诊,打个针吃几颗西药。所以很少有机会接触专门的“中医”。或者说,在“燕无衣传统文化”的心目中,还没有到要惊动“中医”的程度吧。

曾经有朋友和“燕无衣传统文化”说,他去某三甲中医院看中医,还挂了专家号。结果,医生抓了一下他的手脉,随即写了一大摞化验单。做完化验,医生也就是检查了化验结果,随后便开了很多药,整个过程里,医生和他之间的交流不超过20句话。开的药里面,既有西药片剂,也有熬汤的中药。朋友就纳闷了,这是“中医”吗?

《黄帝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怎么“科学”地看中医

对于这样的中医诊断,“燕无衣传统文化”是有点不屑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那么,我们怎么科学而优雅地看中医呢?

从病人“主诉”病情,医生“望闻问切”四诊,到辨证、处方,通过这些交流,掌握病人的病情,从而判断出病因病机,再对症状做分析,最后开处方,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医诊治过程。可是医院的中医,毕竟精力有限,每天重复同样的过程,难免会有疏漏处。这时候,如果作为病人的我们,能够“主动配合”好医生的诊断,那就更能事半功倍了。

《黄帝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怎么“科学”地看中医

怎么“主动配合”呢?其实很简单,也就下面十一条,如果我们在看中医前预先准备一下,确实是有很大帮助的:

1.有没有怕冷或者怕热的感觉;

2.是否出汗;

3.头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4.身体感觉有什么不舒服的;

5.大小便情况咋样;

6.饮食消化情况如何;

​7.有没有口渴、饮水的迹象;

8.此前有什么病史;

9.此前工作生活有啥变动没有;

10.家族里面有没有遗传病;

11.女性朋友还得介绍月经情况,有没有怀孕等等;

《黄帝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怎么“科学”地看中医

这里列出来的十一条,除了最后一条是女士专用外,都是必须说清楚的,即使没有异常,也得主动说正常。这些内容其实出自《景岳全书.传忠录》。把它用大白话说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中医诊断。了解一下,有用得到的时候,能节约很多时间哦。假如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希望能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