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近5個月的準媽媽心臟血管面臨爆炸 極其罕見急症威脅兩條生命

懷孕近5個月的準媽媽心臟血管面臨“爆炸”

一名<strong>妊娠突發主動脈夾層

的年輕媽媽

病情兇險無比

心臟大血管一旦破裂

母嬰性命將不保

如何讓母子平安?

一附院多科室聯合接力

一場“生死營救”緊張有序展開

……

懷孕近5個月的準媽媽心臟血管面臨爆炸 極其罕見急症威脅兩條生命

孕婦突發胸背劇痛 母嬰性命危在旦夕

2018年3月2日下午6點,急診科收治一名特殊病人。患者胡某,女性,27歲。因“<strong>胸背部劇烈疼痛4天”就診,已妊娠19W+5d。急診行胸腹主動脈CTA檢查,結果提示:主動脈夾層(Stanford A型),急請心外科會診。閆煬副主任結合病史、體徵及檢查結果,最終確診為“妊娠合併主動脈夾層”。此病極為兇險,雖曾有過成功救治的報道,但其死亡率仍然極高。

時間就是生命,閆主任立即向院領導彙報,請求婦產科、麻醉手術部等多學科會診,同時詳細告知家屬患者的病情,準備急診手術。此時此刻,在他內心中許多問題也不斷浮現:<strong>術中子宮會不會大出血?胎兒能不能保住?如何減少體外循環對於胎兒的傷害等等。這一道道難關就像是一塊塊巨石壓在多學科醫療團隊的心頭,每個人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病例,每個環節都感到壓力巨大,一步出了問題,也許兩條生命就此隕落,一個家庭永遠破碎。綜合考慮後閆煬副主任決定儘快實施主動脈夾層手術,在保證大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術中實時監測胎心,儘可能保住胎兒,努力給予患者一個完整的家。

“大人小孩都要保”

多學科專家訊速討論手術方案,制定詳細的手術計劃,同時備齊各種搶救儀器和藥物,相關學科教授專家隨時待命,以便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確保患者和胎兒的安全。一切準備就緒,當日20:00由閆煬副主任主刀,李勇新副教授、黎明和郝軍軍主治醫師配合,緊急實施“<strong>Bentall+弓部置換”手術。因術中需要心臟停跳,同時需要對患者進行低溫腦保護,這樣的方法會直接影響患者腹中的胎兒,甚至致其死亡,加之長時間的體外循環和麻醉及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對於患者和胎兒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生死考驗。為最大限度地減少體外循環對胎兒的影響,體外循環王京玉副主任技師在術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採用了“<strong>淺低溫體外循環加雙側腦灌注”,同時術中球囊阻閉降主動脈,保證降主以下循環,嚴格掌握轉機溫度、灌注壓力和灌注流量,麻醉科經驗豐富的楊遠東副教授全程保駕護航。經過全程4小時的手術奮戰,患者動脈血管上的“定時炸彈”成功解除,轉危為安,胎心一切正常。成功挽救了這位準媽媽生命的同時也保住了胎兒,創造了又一個醫學奇蹟。

懷孕近5個月的準媽媽心臟血管面臨爆炸 極其罕見急症威脅兩條生命

術後在師桃、李明醫師及楊小紅護士長帶領的ICU團隊日夜監護下,胡女士克服重重困難,順利轉入普通病房。經黎明、郭鋒偉醫師、王娟護士長等心血管外科團隊精心護理,悉心照料,患者於3月12日康復出院。出院時閆煬教授將自己的聯繫方式和微信留給了胡某,主動承擔起家庭醫生的責任,整個妊娠期都時刻關注患者的心功能、凝血時間和胎兒發育等情況,謹慎用藥,細心指導。

6月6日中午12:00,患者突感胸腹部劇烈疼痛,急來我院就診。閆教授得知情況後立刻與產科宗璐醫師聯繫會診,同時與影像科溝通急診行胸腹主動脈CTA檢查,結果提示未見異常,考慮患者症狀可能與胎兒壓迫手術傷口有關,即收住產科。經李雪蘭教授查房後指示:為確保患者及胎兒的安全,應立刻行剖宮產手術。因目前胎兒為33W+3d,未足月,是早產兒,隨時可能發生危險, 同時聯繫新生兒科做好搶救準備。

21:30分:由產科李雪蘭教授主刀實施“剖宮產手術”,1小時的驚心動魄;

22:30分:隨著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幸運的胡某成功誕下一名重為2080克男嬰,現場檢查提示胎兒一般情況良好,送入新生兒科。

0:30分:胡某手術結束送入心外科ICU進行密切監護和後續治療。

6月11日胡某出院,6月23日經過新生兒科周熙惠主任以及全體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寶寶也康復出院。抱著懷中活潑可愛的小寶貝,胡某流下了激動而幸福的眼淚。

生而無畏 風雨過後終見彩虹

歷經2次的生死考驗,96天的精心守護,胡某一家終於幸福團聚。9月15日,是孩子的百天紀念日,心外科醫護人員又為孩子送去了最真誠的祝福:“祝願帥氣的小男生聰明健康,茁壯成長!”

懷孕近5個月的準媽媽心臟血管面臨爆炸 極其罕見急症威脅兩條生命

據瞭解,妊娠合併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罕見的急症,病情兇險,嚴重威脅孕婦及胎兒的生命,約24%的孕婦因發生夾層破裂而死亡。迄今為止,我國類似病例的相關報道只有一例,心血管外科醫護人員面對生死挑戰,毫不畏懼,勇於探索,精益求精,開闢了主動脈夾層合併妊娠治療的新局面,實現了心血管外科診療技術的又一次飛躍。

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也是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婦產科、新生兒科、麻醉手術部、急診科等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充分彰顯了一附院作為“國家隊”高水平的綜合診治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