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守護綠水青山 建設美麗家園

十月的大理,藍天白雲下,蒼山溢蔥翠,洱海揚清波,彷彿一幅美麗的畫卷。走進大理市喜洲鎮仁裡邑村,大青樹下,青瓦白牆的白族民居旁,一幅幅宣傳十九大精神的標語引人注目。

“村裡組織我們學習十九大精神,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在村邊賣民族飾品的白族婦女王丕玉樂呵呵地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總書記講得太好了。蒼山洱海就是我們的金山銀山,我們一定要把它保護好。”

仁裡邑村是個臨海的白族傳統農業村落。近年來,為保護洱海生態環境,減少農業面源汙染,仁裡邑村按照大理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流轉土地300多畝建起了“花語牧場”,鄉村旅遊也逐漸紅火起來,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

每天,村裡60多歲的洱海灘地協管員王樹興都要划著小船去巡海,認真打撈水面上的垃圾、漂浮物,這個工作他已幹了14年。“看到洱海清了、村子美了、生活好了,我心裡比什麼都高興。”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王樹興發自內心地說,“我們要認真落實十九大精神,為保護生態環境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大理的青山綠水更美麗。”

在鳥語花香的白族庭院裡,年近70的白族退休教師楊育培在用電磁爐做飯。“現在,我們煮飯不用燒柴燒煤了,乾淨又方便。垃圾定點收集,一天一清。今年,我們還改造了衛生間,修建了化糞池,生活汙水得到收集處理。生活越來越方便,村子越來越漂亮,我們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對於這幾年大理市保護洱海、保護生態環境給村民生活帶來的變化,楊育培讚不絕口,“十九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留住綠水青山,保護好洱海,需要我們每位村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環保意識。”

“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既是習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也是大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